甘肃到底是不是高原?
很多人把甘肃和青藏高原画等号,其实**甘肃只有约60%的面积位于高原**。省域自东南向西北横跨黄土高原、青藏高原、内蒙古高原三大地貌单元,海拔跨度从陇南文县的550米到酒泉祁连山主峰的5827米。因此,**“甘肃属于高原”这句话只对了一半**,准确的说法应是“甘肃大部分区域处于高原或高海拔过渡带”。

甘肃高原分布地图速览
- **甘南高原**: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,属青藏高原东缘,草原、湿地、雪山并存。
- **祁连山地**:海拔4000~5000米,冰川融水滋养河西走廊。
- **陇中黄土高原**:海拔1500~2500米,沟壑纵横,是黄土高原的西延部分。
- **北山—马鬃山地区**:海拔2000米左右,已属内蒙古高原西端。
高原反应会不会在甘肃出现?
**会,但概率低于青藏高原腹地**。 - 在**甘南玛曲、碌曲**等地,海拔3500米以上,部分游客会出现轻微头痛、气短。 - **河西走廊**海拔1000~1600米,几乎无高反。 - **祁连山冷龙岭**登山口海拔3800米,需要提前适应。 自问自答: Q:只在兰州转机,会高反吗? A:兰州海拔1520米,相当于昆明,基本无感。
甘肃高原旅游注意事项
1. 行前体检与药物
**心肺功能不全、严重高血压者慎入海拔3000米以上区域**。建议携带**乙酰唑胺(预防高反)**、**布洛芬(缓解头痛)**、**便携血氧仪**。当地药店也能买到红景天胶囊,但需提前一周服用。
2. 穿衣法则:三层叠穿
高原昼夜温差可达15℃。 - **内层排汗**:美丽奴羊毛或速干衣 - **中层保暖**:抓绒或轻量羽绒 - **外层防风**:GTX硬壳或防风夹克 **记住:风比冷更可怕,一条围巾能顶半件毛衣。**
3. 饮水与饮食
高原干燥,**每日饮水量≥2.5升**,少量多次。 - 多喝**淡盐糖水**,补充电解质。 - 避免**酒精和过量咖啡因**,它们加速脱水。 - 当地主食以**牛肉面、糌粑、手抓羊肉**为主,**初到两天少吃油腻**,减轻胃肠负担。
4. 防晒与墨镜
海拔每升高1000米,紫外线强度增加10%~12%。 - **SPF50+ PA++++防晒霜**每两小时补涂。 - **UV400墨镜**防止雪盲,尤其祁连山、甘南草原雪地反射强烈。 - 嘴唇干裂用**药用凡士林**,普通润唇膏在高海拔易结冻。
5. 交通与路线推荐
兰州—夏河—郎木寺—扎尕那:四天小环线,海拔逐渐抬升,身体易适应。 张掖—民乐—祁连—门源:高铁+包车,沿途海拔2500~3700米,油菜花海与雪山同框。 酒泉—嘉峪关—敦煌:海拔低,适合初次进甘人群,但莫高窟需提前30天预约。

当地人的高原生活智慧
- **“早穿皮袄午穿纱”**不是玩笑,牧民清晨放牧必带厚外套,中午太阳毒辣时只穿单衣。 - **喝熬茶**:甘南藏区把茯砖茶加盐、牛奶、酥油煮沸,高热量、高盐分,对抗高寒。 - **慢节奏**:当地人走路、说话都慢半拍,游客若赶行程易诱发高反。
常见误区一次说清
误区1:甘肃全省都缺氧 真相:河西走廊氧气含量与华北平原差异不到5%,真正需担心的是甘南和祁连山。 误区2:红景天万能 真相:它只是辅助,不能替代缓慢上升和充分休息。 误区3:高原不能洗澡 真相:只要室温高于20℃、水温不过热,洗澡无碍,但**洗完立即吹干头发**。
环保与尊重
高原生态脆弱,**一片垃圾需要几十年才能降解**。 - 自带折叠水杯,拒绝一次性塑料。 - 不追逐野生动物,不采摘雪莲、红景天。 - 进寺庙脱帽、摘墨镜,**顺时针转经**是基本礼仪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