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原,紫外线强度比平原高出30%—50%,稍不留神就会被高原晒伤找上门。很多旅人以为只是“晒红一点”,结果第二天皮肤火辣、脱皮,甚至起水泡。到底高原晒伤怎么办?又要多久才能恢复?下面用问答+实操的方式,带你一次看懂。

高原晒伤与平原晒伤有什么不同?
紫外线波段更短、能量更强,是高原晒伤最可怕的地方。
- UVA:穿透云层和玻璃,直达真皮层,导致光老化。
- UVB:在高原被放大,直接灼伤表皮,出现红斑、水肿。
- 空气稀薄:体感温度低,容易忽略防晒,暴露时间更长。
高原晒伤怎么办?急救三步法
晒伤后前六小时是黄金修复期,错过容易留色沉。
第一步:迅速降温
用流动凉水或冷藏生理盐水冲洗患处10—15分钟,降低皮温。切忌冰敷直接接触,避免冻伤。
第二步:抗炎+补水
• 外用:炉甘石洗剂、1%氢化可的松软膏,每日两次。
• 口服:布洛芬200 mg,每8小时一次,减轻疼痛与炎症。
• 补水:每小时喝200 ml淡盐水,维持皮肤微循环。
第三步:封闭保湿
脱皮前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修复霜,脱皮后改用凡士林或羊毛脂软膏,减少水分蒸发。

高原晒伤多久恢复?分阶段时间表
恢复周期与晒伤深度、护理是否及时直接相关。
| 晒伤程度 | 症状 | 恢复时间 |
|---|---|---|
| 一度(红斑) | 红、热、微痛 | 3—5天 |
| 二度(水泡) | 水泡、渗液 | 7—14天 |
| 三度(坏死) | 焦痂、剧痛 | 3周以上,需就医 |
注意:高原昼夜温差大,夜间毛细血管收缩,白天再次扩张,可能让恢复期延长1—2天。
如何预防高原晒伤?三件小事别偷懒
1. 防晒霜怎么选?
• SPF≥50,PA++++,含氧化锌或二氧化钛的物理防晒更稳。
• 每两小时补涂一次,出汗后立刻补。
• 鼻翼、耳廓、手背等死角用防晒棒重点涂抹。
2. 物理遮挡永远排第一
• 戴UPF50+的宽檐帽,帽檐宽度≥7 cm。
• 墨镜选灰色或茶色镜片,透光率10%—18%。
• 穿长袖、长裤,颜色越深防紫外线越强。
3. 内调防晒
• 出发前一周每天口服维生素C 500 mg+维生素E 100 mg,减少光损伤。
• 多吃番茄、胡萝卜,补充番茄红素和β-胡萝卜素。

高原晒伤后能继续行程吗?
轻度红斑可继续,但需避开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直射时段;
出现水泡或全身症状(发热、寒战)必须下撤,否则易并发高原肺水肿。
常见误区一次说清
误区1:晒后立刻用美白精华
真相:屏障受损时使用高浓度VC、烟酰胺,刺激更大,先修复再美白。
误区2:牙膏、芦荟胶万能
真相:牙膏含薄荷醇,刺激伤口;芦荟胶若含酒精,反而拔干。
误区3:高原阴天不用防晒
真相:高原紫外线80%可穿透云层,阴天仍需SPF30以上。
高原晒伤后色素沉着怎么办?
• 脱痂后一周开始用3%传明酸精华,早晚各一次。
• 夜间叠加0.1%维A酸乳膏,每周三次,抑制酪氨酸酶活性。
• 坚持三个月,色沉可淡化60%以上。
写给即将出发的你
高原的紫外线不会因为你年轻就手下留情,也不会因为行程紧张就自动减弱。把防晒当作和氧气一样重要的生存物资,才能让你的旅程只留下风景,不留下疤痕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