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次踏上海拔3000米以上的林芝,很多人最担心的就是“会不会高反”“高反了怎么办”。本文用问答+清单的方式,把医生、向导、老驴友的实战经验一次讲透,照着做,90%的人能把高反压到最低。

一、为什么林芝也会高反?
林芝平均海拔3100米,但沿途的米拉山口(5013米)、色季拉山口(4728米)瞬间把高度拉满。
关键点:海拔爬升速度>身体适应速度,就会触发高原反应。
二、出发前两周必须完成的四件事
- 有氧打底:每天30分钟慢跑或爬楼梯,提升血液携氧能力。
- 停掉酒精:酒精会抑制红细胞生成,提前两周戒酒。
- 药物预服:红景天胶囊提前7天开始吃,每天2次,每次2粒。
- 买好保险:确认条款里包含“高原反应医疗救援”,别省这几十块。
三、落地林芝当天的“黄金四小时”
下飞机第一步做什么?别急拍照,先找阴凉地静坐10分钟,让心率慢慢降。
能洗澡吗?当天坚决不洗,热水会扩张血管,加重缺氧。
第一餐吃什么?选易消化的面片汤+青菜,七分饱即可。
四、高反症状对照表:轻度、中度、重度一眼看懂
| 程度 | 症状 | 处理方案 |
|---|---|---|
| 轻度 | 微头痛、气短、食欲差 | 多喝温水、停止活动、深呼吸 |
| 中度 | 持续头痛、恶心呕吐、走路飘 | 吸氧(2L/分钟)、口服布洛芬、下撤300米 |
| 重度 | 意识模糊、肺湿啰音、嘴唇发紫 | 立即下撤、拨打120、高压氧舱 |
五、自驾党注意:车内常备“三宝”
- 便携制氧机:比氧气罐轻,可循环使用,堵车3小时也不慌。
- 血氧仪:夹在手指上,血氧<90%立刻停车休息。
- 葡萄糖口服液:比巧克力升糖快,头晕时一支见效。
六、住酒店还是民宿?海拔决定一切
八一镇(海拔2900米):酒店集中,医疗点24小时,首选。
鲁朗小镇(海拔3300米):风景绝美,但夜里容易高反,备好氧气。
索松村(海拔3150米)看南迦巴瓦峰,住一楼减少爬楼耗氧。
七、夜间高反急救流程(实战版)
第一步:开灯叫醒同伴,别硬扛。
第二步:半坐位靠枕头,减少回心血量。
第三步:吸氧10分钟+口服“乙酰唑胺”半片。
第四步:症状无缓解,联系酒店前台派车送医院。
八、哪些人群建议暂缓进藏?
严重贫血(Hb<90g/L)、未控制的高血压(>160/100mmHg)、孕晚期、3个月内做过心脏手术。

九、返程后身体恢复时间表
回到平原后,红细胞增多症还会持续3-7天,表现为脸红、乏力。
每天保证2000ml饮水,第3天开始慢跑20分钟,一周即可恢复。
十、老驴友私藏:3个免费“天然氧吧”
1. 尼洋河边:负氧离子爆表,早起散步30分钟。
2. 巴松措森林栈道:树荫遮蔽,含氧量比山口高15%。
3. 卡定沟瀑布:水汽+负离子,头痛时去站10分钟。
十一、关于“喝酒抗高反”的谣言粉碎
有人说“喝青稞酒活血”,实际是酒精加速脱水,第二天高反翻倍。
正确做法:用酥油茶代替,既补水又补热量。
十二、一句话记住核心原则
“爬得慢、喝得暖、睡得低、不逞强”,把这句口诀发给同行伙伴,关键时刻能救命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