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原上头疼怎么办_高原反应头疼怎么缓解

新网编辑 9 0

为什么会一到高原就头疼?

**低氧刺激脑血管扩张**是高原头疼的主因。海拔每升高1000米,大气压下降约12%,吸入的氧分压随之降低,大脑为了“抢氧”,会释放前列腺素、一氧化氮等扩血管物质,导致脑血流增加、颅内压升高,于是出现**搏动性胀痛**或**钝痛**。 ---

如何快速判断是高原反应还是普通感冒?

自问自答: Q:只有头疼,没有发烧咳嗽,是不是高原反应? A:若**伴随头晕、恶心、乏力**,且症状在抵达高原后6-12小时内出现,大概率是高原反应;若**有鼻塞、咽痛、低烧**,则更可能是感冒。 Q:头疼位置不同,提示什么? A:前额胀痛多与**额窦充血**有关;后枕部钝痛常提示**小脑水肿**;太阳穴跳痛则可能是**颞动脉扩张**。 ---

抵达当天最实用的5个应急动作

1. **立即停止上升**:海拔每再升高300米,症状可能加重一倍。 2. **面罩吸氧**:便携式氧气瓶流量2-4L/分钟,吸5分钟停5分钟,避免依赖。 3. **按压合谷穴**:拇指与食指骨交汇处,用力按压1分钟,可暂时降低交感神经兴奋。 4. **喝300ml温糖盐水**:5%葡萄糖+0.9%盐,纠正脱水与低血糖。 5. **侧卧防误吸**:若出现呕吐,保持头低脚高位,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。 ---

药物清单:哪些能吃、哪些坚决不碰?

**首选** - **布洛芬**:200-400mg,每8小时一次,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减轻血管扩张。 - **地塞米松**:4mg每12小时口服,可快速降低脑毛细血管通透性,**但需医生指导**。 **慎用** - **对乙酰氨基酚**:退热效果好,但过量会加重肝缺氧损伤。 - **安眠药**:如地西泮,会抑制呼吸中枢,夜间缺氧可能加重。 **禁用** - **酒精**:扩张外周血管,加速脱水。 - **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**:收缩血管反而减少脑供血。 ---

24小时内的饮食与作息方案

**早餐**:燕麦粥+蜂蜜+香蕉,高碳水可提升血氧饱和度3%-5%。 **午餐**:牦牛肉炖萝卜,补充铁与维生素C,促进血红蛋白携氧。 **晚餐**:清淡蔬菜面,避免高油高盐加重胃肠耗氧。 **饮水**:每小时150ml,**尿液呈淡柠檬水色**为佳。 **睡眠**:垫高枕头30度,减少颅内静脉回流阻力;若失眠,可听白噪音模拟平原风声。 ---

进阶:如何通过呼吸训练自救?

**4-7-8呼吸法**: - 吸气4秒(鼻吸,腹部鼓起) - 屏息7秒(让氧气充分进入肺泡) - 呼气8秒(缩唇如吹蜡烛,排出二氧化碳) 每天练习6组,可提高血氧饱和度2%-3%,**相当于降低海拔500米的效果**。 ---

什么情况下必须下撤?

出现以下任一症状,立即下降至少500-1000米: - **持续加重的头疼**,止痛药无效 - **步态不稳**,如醉酒状(共济失调) - **意识模糊**,无法完成简单计算 - **咳粉红色泡沫痰**(高原肺水肿先兆) ---

返程后仍头疼,要警惕什么?

**低原反应**:回到平原后,身体需重新适应高氧环境,可能出现**嗜睡、头晕、持续2-7天**。此时应: - 避免剧烈运动,给红细胞凋亡留出时间 - 每日饮水2000ml,加速乳酸清除 - 若头疼超过一周,需排查**颅内静脉窦血栓**(高原血液黏稠度增高导致) ---

长期预防:去高原前2周的准备

1. **红景天胶囊**:每日3次,每次2粒,提前10天服用,可提高缺氧耐受力。 2. **睡眠低氧预适应**:使用家用低氧仪,每晚模拟3000米海拔睡眠,持续5天。 3. **有氧运动**:每周3次5公里慢跑,提升最大摄氧量(VO2max)10%以上。 ---

特殊人群注意事项

- **孕妇**:胎盘对缺氧极敏感,建议海拔不超过2500米。 - **高血压患者**:需将血压控制在130/80mmHg以下,避免硝苯地平与地塞米松联用。 - **儿童**:每公斤体重需氧量比成人高50%,优先选择火车或汽车逐步升高。
高原上头疼怎么办_高原反应头疼怎么缓解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