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甘南,被称“青藏高原窗口”。许多游客兴冲冲赶来,却被头痛、恶心、失眠打乱了节奏。下面用问答方式拆解高原反应,让你轻松应对。

高原反应到底是什么?
高原反应是人体在低压、低氧环境下出现的急性应激症状。简单说,空气里氧气少了,身体还没来得及适应,于是发出“抗议”。
---甘南哪些区域最容易中招?
- 夏河(海拔2900-3200米):拉卜楞寺周边,初到即感气短。
- 郎木寺镇(海拔3300-3600米):徒步峡谷时上升快,反应明显。
- 扎尕那(海拔3500-4000米):盘山公路+徒步,双重考验。
提前多久开始预防?
建议出发前7-10天开始准备:
- 每天喝2-3升水,让血液稀释,携氧能力提高。
- 口服红景天胶囊(每日2次,每次2粒),增强耐缺氧能力。
- 避免熬夜、饮酒,让心肺处于最佳状态。
抵达当天必做的三件事
1. 慢动作:走路、说话、吃饭都放慢半拍
刚到夏河机场,别急着拍照,先在候机楼坐20分钟,再取行李。
2. 高热量晚餐:碳水+优质蛋白
牛肉面+鸡蛋+酥油茶,快速补充能量,减少夜间低血糖引发的头痛。
3. 睡前2小时停止喝水
防止频繁起夜打断睡眠,睡眠一旦碎片化,第二天症状加重。

出现症状后如何分级处理?
| 症状级别 | 表现 | 应对办法 |
|---|---|---|
| 轻度 | 轻微头痛、乏力 | 原地休息+500ml温水+深呼吸 |
| 中度 | 持续头痛、恶心、心跳快 | 口服布洛芬+吸氧30分钟 |
| 重度 | 呕吐、步态不稳、意识模糊 | 立即下撤海拔500米以上并就医 |
吸氧会依赖吗?
不会。短期吸氧只是补充手段,身体适应后自然减少用量。建议:
- 便携式氧气瓶:每瓶可吸40次,轻度症状用半瓶即可缓解。
- 酒店制氧机:睡前开1小时,血氧饱和度可提升5%-8%。
哪些药物可以随身带?
1. 乙酰唑胺(Diamox)
提前1-2天服用,每日125mg,可加速适应,但磺胺过敏者禁用。
2. 地塞米松
仅用于中重度症状,4mg口服,6小时后可重复一次,儿童孕妇慎用。
3. 藿香正气水
对恶心、腹胀效果显著,每次10ml,每日3次。
高原上能洗澡洗头吗?
可以,但要遵循“三短一高”原则:
- 时间短:淋浴不超过5分钟。
- 水温高:42℃左右,避免冷水刺激血管收缩。
- 室温高:开暖风或浴霸,防止着凉。
- 吹干快:出浴室立刻用毛巾+吹风机,减少热量流失。
儿童与老人需要额外注意什么?
儿童:体温调节差,夜间踢被易感冒,建议穿抓绒睡袋内胆。
老人:常合并高血压,需每日测血压,收缩压>160mmHg立即下撤。
---返程后症状会反复吗?
极少数人会出现“低原反应”,表现为嗜睡、乏力,一般48小时内自行缓解。多休息、多喝水即可,无需特殊治疗。
---行程设计如何避开高反?
Day1 兰州(海拔1500米)→临夏(海拔1900米):先适应1000米落差。
Day2 临夏→合作(海拔2800米):车程2小时,海拔缓升。
Day3 合作→夏河→桑科草原露营:海拔3000米,夜间注意保暖。
Day4 夏河→郎木寺→扎尕那:若出现症状,当晚返回郎木寺住宿。
---一句话记住核心
“慢上、慢动、慢吃、慢睡,高反自然绕道走。”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