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青藏高原到底高到什么程度?
**平均海拔4000—5200米** - 拉萨3650米,西宁2261米,两地机场跑道长度均因高海拔而延长。 - 珠穆朗玛峰8848.86米,位于高原南缘,是板块挤压的“终极证据”。 - 高原内部相对平坦,羌塘盆地5000米左右,仍比欧洲阿尔卑斯最高峰高出一截。 ---二、青藏高原有哪些独特地貌?
**1. 巨型山系** - 喜马拉雅:年轻、陡峭、地震频发。 - 冈底斯—念青唐古拉:火山遗迹与地热并存。 - 昆仑—祁连:分隔塔里木与柴达木,古丝绸之路的“挡风墙”。 **2. 高原面与夷平面** - 顶部保存着被抬升的古准平原,证明这里曾是低地。 - 高原面被河流切割成深邃峡谷,如雅鲁藏布大峡谷,落差6000米。 **3. 冰川与冰缘地貌** - 冰川面积4.7万km²,占中国冰川总量80%。 - 冰斗、刃脊、U形谷随处可见,普若岗日冰原是全球中低纬度最大冰原。 **4. 湖泊群** - 1500多个湖泊,总面积占全国49%。 - 纳木错、色林错、扎日南木错呈串珠状分布,盐度差异大。 **5. 地热与温泉** - 羊八井地热田发电功率曾占全国地热发电一半。 - 间歇泉、沸泉、喷气孔构成“高原上的黄石”。 ---三、为什么青藏高原被称为“亚洲水塔”?
- 长江、黄河、澜沧江、怒江、雅鲁藏布江、恒河、印度河均发源于此。 - 冰川融水年径流量约6000亿m³,相当于黄河年径流量的十倍。 - **冻土储水量**堪比三峡水库,调节下游旱涝。 ---四、高原气候到底多极端?
- 年均温0℃以下,那曲极端低温-42.9℃。 - 年降水量50—900mm,东南湿润、西北干旱,形成“雨影”与“雨舌”。 - 日照时长年3000小时以上,拉萨“日光城”名副其实。 - **昼夜温差**可达25℃,一天经历四季。 ---五、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有多脆弱?
- 高寒草甸根系浅,一旦被车轮碾压,20年难恢复。 - 藏羚羊、野牦牛、雪豹旗舰物种数量回升,但基因多样性仍低。 - 黑颈鹤全球唯一高原繁殖鹤类,迁徙路线跨越喜马拉雅。 ---六、人类如何适应高海拔?
- 藏族人EPAS1基因突变,血红蛋白浓度高却不增加红细胞过多症风险。 - 传统建筑厚墙小窗,牛粪作燃料,保温又低碳。 - 青稞、牦牛、酥油构成“高原三宝”,热量密度高。 ---七、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的影响
- **“高原泵”效应**:夏季加热上空空气,形成强大低压,驱动东亚季风。 - 冬季冷高压南下,与西伯利亚寒流叠加,影响华南寒潮路径。 - 冰雪反照率变化0.1,全球能量平衡可偏移0.5W/m²。 ---八、未来变化趋势与关注焦点
- 过去50年升温速率是全球平均两倍,冰川退缩速度加快。 - 湖泊面积整体扩张,色林错已取代纳木错成为西藏第一大湖。 - 高原多年冻土面积预计减少40%,碳释放或加剧温室效应。 - 铁路、公路、电网“进藏”工程需平衡发展与生态红线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