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为什么一到高原就肺部痛?
很多初次进藏或去稻城亚丁的人,刚下飞机或翻越某个山口,胸口就像被石头压住,伴随针刺一样的肺部痛。这到底是“高反”还是肺出了大问题?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答案:高原肺部痛最常见的原因是急性高山病引发的肺血管痉挛,进而导致肺间质水肿;少数人是高原肺水肿或气胸。
二、高原肺部痛怎么办?——现场急救四步法
- 立刻停止上升:原地坐下或下撤,哪怕只下降米,血氧都会回升。
- 高流量吸氧:便携氧气瓶开到L/min,面罩紧扣口鼻,持续分钟。
- 口服速尿:mg呋塞米片嚼碎吞下,分钟内开始利尿,减轻肺水肿。
- 呼叫救援:若分钟后仍胸痛、咳粉红色泡沫痰,立即拨打或联系马帮/景区救援队。
三、高原肺部痛吃什么药?——背包里的“小药箱”清单
| 药名 | 剂量 | 服用时机 | 注意事项 |
|---|---|---|---|
| 地塞米松 | mg/次 | 出现胸闷即服,每小时一次 | 糖尿病患者慎用 |
| 硝苯地平缓释片 | mg/次 | 胸痛伴血压高时舌下含服 | 可能引起反射性心跳加快 |
| 布洛芬 | mg/次 | 钝痛难忍时服用 | 胃溃疡者改用对乙酰氨基酚 |
| 乙酰唑胺 | mg/次,Bid | 进入高原前一日开始连服天 | 服药后多饮水,防肾结石 |
四、哪些信号提示“必须下撤”?
问自己三个问题:
- 静息时血氧饱和度是否低于%?
- 是否咳出粉红色或白色泡沫痰?
- 平躺是否比半坐位更喘?
只要其中一项为“是”,立刻下撤,药物无法替代海拔下降。
五、提前预防:出发前周该做什么?
1. 药物预适应
每天口服乙酰唑胺mg,模拟缺氧环境,提高肾脏排碱能力。
2. 呼吸肌训练
使用呼吸训练器,每天次,每次分钟,增强膈肌耐力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3. 睡眠预演
在家把卧室氧浓度降到%(制氧机反向使用),连续睡晚,让中枢适应低氧。
六、真实案例:岁摄影师差点把肺“拍”没了
去年月,摄影师阿俊在海拔米的冷噶措拍银河,凌晨点突感右胸撕裂痛。他以为是高反,继续蹲守。点返回营地时咳出粉红色痰,血氧%。队友按“四步法”给他吸氧、口服速尿,并联系马帮连夜送至乡卫生院。CT显示右肺%压缩性气胸,医生行胸腔闭式引流后转危为安。医生复盘:如果当时再拖小时,可能因张力性气胸猝死。
七、常见误区盘点
误区一:忍一忍就过去。
真相:肺水肿进展极快,分钟可昏迷。
误区二:喝红景天就能预防。
真相:红景天只有轻度抗氧化作用,不能替代药物和下撤。
误区三:年轻人不会肺水肿。
真相:年轻男性发病率反而更高,因代谢旺盛耗氧多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八、回到平原后还要复查吗?
建议:
- 回平原第天做胸部X光,排除残余肺水肿。
- 如有持续咳嗽,做肺功能+弥散量检测,筛查是否遗留肺泡损伤。
- 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,让肺血管重构完成。
九、一句话记住核心
高原肺部痛,先吸氧再下撤,药物只是桥梁,海拔才是解药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