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交民巷27号在哪里_东交民巷27号有什么历史

新网编辑 9 0

东交民巷27号在哪里?

东交民巷27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西段,西距天安门广场直线距离约一公里,北临前门东大街,南接崇文门内大街。地铁2号线前门站B口出站后沿东交民巷向东步行约十分钟即可抵达;若乘坐地铁5号线崇文门站E口,向北步行约八分钟亦可到达。自驾可导航“东交民巷27号”,院内设有少量访客停车位,但工作日高峰时段建议公共交通

东交民巷27号在哪里_东交民巷27号有什么历史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东交民巷27号有什么历史?

清末:列强使馆区的起点

1860年《北京条约》签订后,东交民巷被划为外国使馆区,27号最初是俄国驻华公使馆的一部分。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,这里曾短暂被义和团占领,随后八国联军入驻,建筑遭到严重破坏。1901年《辛丑条约》签订后,俄国在原址重建了巴洛克式主楼,至今仍是院内最醒目的老建筑。


民国:风云际会的政治舞台

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,苏俄政府放弃在华特权,27号转交北洋政府外交部使用。1928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,此处改为北平市政府外侨事务处。抗战时期,日本占领北平,27号成为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外务局,建筑外立面被强行加盖日式门廊,战后拆除。


新中国:最高人民法院的诞生地

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,27号被确定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地。1952年,著名法学家沈钧儒在此主持了“三反五反”重大案件审判。1978年改革开放后,随着案件数量激增,最高法陆续迁出,27号改为最高人民法院信访接待室,直至2004年整体搬迁至东交民巷甲27号新址。


建筑特色:中西合璧的百年标本

27号现存三栋历史建筑

  • 主楼:1903年重建的俄式巴洛克风格,红砖墙、拱券窗、铁皮屋顶,现为最高法老干部活动中心
  • 配楼:1920年代增建的民国折衷主义小楼,青砖立面嵌有中式砖雕,用作档案库房。
  • 警卫楼:1950年代加建的苏式三层砖混结构,顶部保留五角星装饰,现为法警训练基地。

院内百年银杏为1901年俄国公使亲手栽种,秋季金黄时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。

东交民巷27号在哪里_东交民巷27号有什么历史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参观指南:如何预约与注意事项

开放时间:仅每月第一个周六对公众开放,需提前一周通过“最高人民法院官网-公众开放日”预约,名额限200人。

证件要求:携带身份证原件,安检后统一由东门进入,禁止携带相机、背包。

讲解服务:每天9:30、14:00有两场免费讲解,由退休法官志愿担任,重点讲述“新中国第一法庭”原址。


周边联动:东交民巷的隐秘角落

从27号向东步行五分钟,可见法国邮政局旧址(现为咖啡馆),其Art Nouveau铁艺门是拍照热点;向西三百米是日本正金银行旧址,现为中国法院博物馆,凭身份证免费参观,馆内模拟法庭可体验敲法槌。


常见疑问解答

Q:27号现在还能打官司吗?
A:不能。所有案件需前往朝阳区小红门的最高法立案庭,27号仅保留档案查询窗口

东交民巷27号在哪里_东交民巷27号有什么历史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Q:建筑内部可以拍照吗?
A:开放日允许手机拍摄公共区域,但法庭原址及档案室禁止拍照。

Q:附近有什么好吃的?
A:出西门向北200米的“锦芳小吃”(创立于1926年)推荐奶油炸糕,向南500米的“便宜坊”(焖炉烤鸭老字号)需提前订位。


延伸知识:东交民巷名称的由来

“交民”源于明代“江米巷”的谐音,因漕运至此的糯米(江米)而得名。1900年后,巷内各国银行、邮局、兵营林立,民间戏称“使馆街”,这一称呼至今在老北京人口中仍被沿用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