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年校史:从“学堂”到“未来学习中心”
北京东路小学的前身可追溯至1923年创办的“南京市立第三小学”,抗战时期几度迁址,1958年定现名。 - **1937年** 校舍被毁,师生坚持露天教学,留下“石板课堂”佳话; - **1980年代** 成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; - **2015年** 启动“未来教室”计划,AR/VR课程全面铺开。 如今,校园占地仅18亩,却通过“空中农场”“地下阅读城”等立体空间设计,实现“小场地大教育”。 ---课程特色:国家课程+“金葵花”校本体系
学校把国家课程校本化,再嵌入自主研发的“金葵花”六大模块,形成螺旋上升的学习路径。 **1. 语言与阅读** - 一年级起开设“晨诵午读”微课时,每天20分钟; - 四年级以上可选“整本书深度阅读”,书单由南大文学院教授联合推荐。 **2. 数学与思维** - 采用新加坡CPA教学法(具象-图像-抽象),每周一次“数学实验室”动手探究; - 六年级学生平均可完成初中代数基础模块。 **3. 科学与技术** - 与东南大学共建“小小工程师”基地,3D打印、激光切割全开放; - 每学期一次“夜间观星”活动,由紫金山天文台专家带队。 **4. 艺术与审美** - 管乐团、民乐团、行进打击乐团三团并行,连续十年获省艺术节一等奖; - 每位学生毕业时至少掌握两种乐器或一项书画专长。 **5. 体育与健康** - 每天一节体育课,其中“快乐体操”为校本必修; - 校足球队获“市长杯”小学组三连冠。 **6. 品德与责任** - “小脚丫走南京”研学课程覆盖40处文化地标; - 六年级毕业前要完成50小时公益服务,由区团委统一认证。 ---师资力量:特级教师+博士团队
- **正高级教师3人**、省特级教师5人、市学科带头人12人; - **博士及硕士学历占比46%**,其中科学组7名教师毕业于985高校理工专业; - 青年教师“青蓝工程”实行双导师制,入职三年内须完成“五个一”:一节市级公开课、一项省级课题、一次国际交流、一本教学专著、一场家长公益讲座。 ---北京东路小学招生条件:户籍、房产、年限全解析
问:北京东路小学招生条件到底卡哪些关键点? 答:核心看“三一致”——户籍地址、房产证地址、实际居住地一致,且提前三年落户更稳妥。 **具体细则** - **学区范围**:北京东路(单号1-77、双号2-68)、成贤街(单号1-115)、玄武巷、沙塘园等;每年5月区教育局会微调,须以当年红头文件为准。 - **落户年限**:2024年入学要求2021年5月31日前落户;若学位紧张,按“先落户时长、后房产份额”排序。 - **房产要求**:监护人产权占比≥51%,共有房产仅限父母与祖辈;公寓、商用房、小产权房一律不认定。 - **特殊儿童**:符合政策的军人、引进人才、港澳台胞子女,由区教育局统筹安置,不占普通学位。 ---升学出口:对口初中+特色通道
- **对口直升**:南京外国语学校北京东路分校(公办,含英、德、日多语种班),2023年录取比例约72%。 - **南外本部**:每年约20人通过语言能力测评进入,占全市录取人数10%。 - **民办优录**:玄外、郑外、鼓实等校优先向北京东路小学发放“面测券”,2023年收到邀请的学生达35人。 ---家长关心Q&A
**Q:非学区但买了学区房,能否插班?** A:原则上不接收插班生,除非对应年级有学位空缺,且需通过学业水平测试。 **Q:学校作业量如何?** A:低年级无书面家庭作业,中高年级平均1小时以内;周末以项目式任务为主,如“家庭科学实验报告”。 **Q:午餐与托管怎么安排?** A:自营食堂,营养师配餐,每月菜谱公示;15:30-17:30免费“快乐三点半”课程,含机器人、陶艺、桥牌等40余项。 ---报名流程时间轴
- **5月初**:区教育局发布招生方案; - **5月20-22日**:网上预报名,上传户口簿、房产证、出生证; - **6月1-2日**:现场审核原件,带四色复印件各一份; - **6月25日**:电脑派位结果公示; - **7月5日**:新生家长会,领取录取通知书与入学手册。 ---给2025届家长的四点提醒
1. **提前三年落户是硬杠杆**,不要轻信“操作空间”; 2. **房产份额共有时**,务必在报名前完成析产,避免卡审; 3. **关注每年4月校门口张贴的“学区生摸底通告”**,可预判学位紧张度; 4. **参加校园开放日**(一般3月最后一周周六),亲自感受课堂氛围,比任何宣传册都直观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