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6月22日至25日,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迎来了第十三届亚洲户外用品展览会(简称“北京户外展”)。四天的展期里,来自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五百余家品牌同台竞技,吸引了超过六万名专业观众与爱好者。本文用问答形式,带你回顾这场盛会的核心看点,并手把手教你从海量装备中挑出真正适合自己的那一款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2017北京户外展到底火在哪?
走进展厅,最先映入眼帘的是“轻量化”与“环保”两大主题。从帐篷到背包,从羽绒服到登山杖,几乎所有品牌都在强调“克克计较”与“绿色制造”。
- 轻量化革命:Big Agnes把双人帐篷压到不足一公斤,Sea to Summit的充气睡垫R值达到4.2却仅重350克。
- 环保材料:Patagonia展示100%回收塑料瓶制成的抓绒;国产品牌探路者推出玉米基生物降解面料。
现场最抢眼的黑科技有哪些?
除了轻与绿,智能化成为另一大关键词。
- 温控羽绒服:加拿大品牌Arc’teryx带来内置碳纳米管薄膜的羽绒外套,通过手机App可三档调温,零下二十度也能保持恒温。
- 自充气帐篷:MSR展示一键展开、30秒完成搭建的圆顶帐,气柱采用凯夫拉纤维,抗风达12级。
- 太阳能背包:Goal Zero把柔性薄膜电池缝进背负系统,日照四小时即可充满两部手机。
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户外装备?
面对琳琅满目的新品,普通消费者往往无从下手。自问自答帮你理清思路。
Q1:先买鞋还是先买包?
答案:先买鞋。脚是户外移动的根基,不合脚的鞋会导致水泡、扭伤甚至行程报废。选鞋记住“三量一压”:
- 量脚长、量脚宽、量脚背高;
- 傍晚试鞋,此时脚部微肿,尺码最准;
- 穿上你常用的徒步袜,前脚趾顶住鞋头,脚跟能插入一根食指。
Q2:帐篷的三季与四季怎么区分?
答案:看帐杆数量与通风设计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| 类型 | 帐杆 | 网纱面积 | 适用温度 |
|---|---|---|---|
| 三季帐 | 2—3根 | ≥40% | 0℃以上 |
| 四季帐 | 4根以上 | ≤20% | -20℃至0℃ |
北京周边春夏秋三季徒步,三季帐足够;若计划冬季小五台或长穿毕,则直接上四季帐。
Q3:羽绒服800蓬和650蓬差距大吗?
答案:蓬松度每高50,保暖效率提升约15%,但价格也水涨船高。北京冬季零下十度左右,650蓬+150g充绒量即可;若去东北或高海拔,再考虑800蓬。
国产品牌的崛起值得买吗?
2017北京户外展上,探路者、凯乐石、挪客等国产军团声势浩大。
- 探路者:与中科院合作推出“极地仿生”系列,-40℃实验室实测四小时核心温度仅下降1.8℃。
- 凯乐石:9A攀岩鞋首次把价格打到千元以内,鞋底采用Vibram XS Grip2橡胶,性价比爆棚。
- 挪客:主打超轻露营,一款720克的天幕在展会首日即售罄。
预算有限又想支持国货,可优先关注帐篷、睡袋、中层抓绒这三类技术成熟且迭代快的产品。
展会现场砍价技巧
展会最后一天下午三点后是黄金砍价时段,品牌不愿把展品运回,往往给出五到七折的“骨折价”。
- 先逛一圈锁定目标,用手机拍下吊牌价;
- 找销售经理而非普通导购,经理有更大折扣权限;
- 现金交易比刷卡更容易拿到低价。
2017北京户外展后的装备趋势预测
综合现场反馈与品牌采访,未来三年户外装备将朝以下方向发展:
- 更轻:面料克重进入“个位数”时代,30D以下尼龙将普及;
- 更绿:生物基、回收料占比提升至50%以上;
- 更智能:GPS定位、体征监测将集成到服装与背包中。
把握这三条主线,提前规划装备升级,才能在下一次山野之行中快人一步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