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骑行新手买什么自行车?先问自己三个问题
问题1:我主要在什么路面骑?

城市通勤:选平把公路车或城市休闲车,操控简单、姿势舒适。
郊区混合路:选Gravel砾石车,胎宽32-40 mm,兼顾速度与通过性。
山地林道:选硬尾山地车,避震前叉+齿胎,抓地力更强。
问题2:预算区间是多少?
- 2000-4000元:国产品牌入门整车,如捷安特Escape、美利达探索者。
- 4000-8000元:可升级到Shimano Sora/105套件,轮组更轻。
- 8000元以上:碳纤维车架+电子变速,重量直降2 kg+。
问题3:车架尺寸怎么量?

跨高×0.67=公路车架建议值;跨高-10~15 cm=山地车架建议值。
务必试骑:坐垫到把横的“前伸量”决定腰部舒适度。
二、长途骑行一天多少公里?用公式算给你看
核心公式:日里程=平均时速×有效骑行时间×体力系数
1. 平均时速怎么定?
- 新手:15-18 km/h,顺风+平路可冲20 km/h。
- 有经验:20-25 km/h,巡航心率控制在Zone 2。
- 大神:28-32 km/h,需团风或TT姿势。
2. 有效骑行时间如何挤出?
白天12小时中,真正踩踏板的时间约60%。
示例:7点出发,午休1小时,拍照补水0.5小时,到旅店17点,有效时间=8.5小时×0.6≈5小时。
3. 体力系数别忽略
平路系数1.0;丘陵0.8;高原0.7;逆风-0.1。

举例:新手平路日里程=17 km/h×5 h×1.0≈85 km。
若川藏线Day 2新都桥-相克宗,爬升1000 m,系数0.7,日里程≈17×5×0.7≈60 km。
三、新手选车常见坑位排行榜
- “一步到位”买高端车:结果姿势不适应,二手折价心疼。
- 盲目追求超轻:忘记驮包+水壶+人总重才是大头。
- 网购不验车:刹车蹭碟、变速不准,出门就推车。
四、长途骑行装备清单:少带一件都可能推车
| 类别 | 必带 | 选带 |
|---|---|---|
| 人身 | 头盔、骑行裤、防晒袖套 | 锁鞋、雨衣 |
| 车身 | 备胎、打气筒、多功能工具 | 功率计、码表 |
| 生活 | 能量胶、现金、身份证 | 充电宝、保温杯 |
五、真实案例:成都到拉萨,日均里程如何波动?
Day 5 理塘-禾尼乡:海拔4000 m,逆风6级,只骑了58 km。
Day 10 林芝-工布江达:全程下坡+顺风,飙到132 km。
全程14天,总里程2100 km,日均150 km,但单日波动巨大,计划必须留弹性。
六、如何训练才能从50 km提升到100 km?
四周渐进表
- 第1周:3次40 km,均速15 km/h,心率Zone 1。
- 第2周:1次60 km+2次40 km,加入Zone 2间歇。
- 第3周:1次80 km+1次50 km爬坡,练习补给节奏。
- 第4周:1次100 km测试,全程每20 km补碳水30 g。
七、长途骑行常见疑问快问快答
Q:女生体力差,是不是只能骑50 km?
A:女生脂肪供能比例高,更适合长时间低强度,合理补给100 km完全可行。
Q:公路车能不能装后货架?
A:有货架孔的耐力架可以;无孔可用坐管夹式货架,限重15 kg。
Q:夜骑必须买1000 lm车灯吗?
A:国道无路灯路段,600 lm+截止线足够;林道才需要1000 lm。
八、写在最后的小技巧
1. 用保鲜膜在坐垫与驮包之间缠一圈,防磨又防雨。
2. 把能量胶藏在把带里,冷天不会变硬。
3. 每天睡前把第二天路书海拔图设成手机锁屏,一眼就知道该冲还是该省体力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