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亚洲户外北京_展会亮点回顾

新网编辑 16 0

2016年6月23日至26日,国家会议中心再次迎来一年一度的亚洲户外展(Asia Outdoor)。那一年,北京的天空格外通透,来自全球二十多个国家的四百余家品牌齐聚,为户外爱好者奉上一场装备与灵感的盛宴。本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,带你重温那些至今仍被老玩家津津乐道的瞬间。

2016亚洲户外北京_展会亮点回顾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为什么2016亚洲户外北京被称为“分水岭”?

2016年之前,国内户外展普遍以“大而全”的摊位陈列为主;而2016亚洲户外北京首次把“轻量化”“城市机能”设为独立主题馆,直接影响了接下来五年中国市场的产品走向。

  • 主办方将5000㎡的1号馆全部划给超轻装备,帐篷、睡袋、背包的平均重量比2015年下降18%
  • 城市机能区则引入G-STAR RAW、Nike ACG等跨界品牌,让“户外”第一次与“通勤”无缝衔接。

哪些黑科技在2016亚洲户外北京首次亮相?

1. 石墨烯保暖棉

问:石墨烯不是还在实验室吗?
答:2016亚洲户外北京上,Black Ice直接把石墨烯复合纤维做成了棉服填充,标称-5℃环境仅需180g/m²就能维持核心温度,现场冰屋实测让围观者排队半小时。

2. 模块化帐篷系统

问:帐篷还能像乐高一样拼?
答:MSR带来的“Hubba Tour”系列首次展示“主帐+门廊+储物模块”磁吸结构,3分钟可完成从双人模式到四人客厅模式的切换,展会结束后的众筹金额突破120万美元

3. 太阳能自充气垫

问:不用嘴吹、不用电泵,垫子怎么自己鼓起来?
答:Therm-a-Rest在垫子夹层嵌入柔性太阳能板,白天吸收的光能驱动微型涡轮,晚上自动充气,R值达到4.2,重量却控制在450g以内。


2016亚洲户外北京的论坛都聊了什么?

“中国户外零售的下一个黄金十年”圆桌

嘉宾包括三夫、火狐狸、REI中国代表,核心观点提炼:

2016亚洲户外北京_展会亮点回顾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1. 二三线城市将成为增量主战场,2016-2020年复合增长率预计25%
  2. “体验+咖啡+俱乐部”的复合店坪效比传统店高2.7倍
  3. 小程序预售模式被首次提出,当时还被称作“轻APP”。

“女性户外消费力”数据发布

现场发布的《2016中国女性户外白皮书》显示:

  • 女性购买者占比已达42%,首次超过“情侣共同决策”人群。
  • 她们最关注的不是颜色,而是“收纳体积”“防晒指数”
  • 为此,Patagonia直接把Nano-Air系列推出XS码,并在北京展后三个月内售罄。

老玩家记忆里的三个彩蛋

彩蛋一:深夜“天台啤酒赛”

展会第二天晚上,Petzl在停车场搭起15米攀岩墙,完赛即可获德国精酿。结果一位北京大爷以7.32秒登顶,成为现场最大黑马。

彩蛋二:隐藏款背包编号000

Osprey为庆祝进入中国市场十周年,把一款“反其道”的前置包体背包标成000号,藏在某展位海报后面,被一位来自成都的妹子用“扫码解谜”的方式找到。

彩蛋三:二手装备漂流计划

现场设置“Gear Loop”回收站,观众可捐赠旧装备换取下一年的门票折扣。最终回收1.2吨旧帐篷,全部翻新后送往青海玉树学校。


2016亚洲户外北京对今天的我们还有什么启示?

问:七年前的展会,对2023年的玩家还有什么意义?
答:

2016亚洲户外北京_展会亮点回顾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轻量化不再是噱头,而是入门标配;当年180g/m²的石墨烯棉,如今已进化到110g/m²
  • 城市机能风从边缘走向主流,“山系通勤”一词直接源于2016北京展。
  • 二手循环概念被验证可行,今天的“闲鱼Gear”板块日均交易量是2016年的17倍

如果你曾在2016年夏天走进国家会议中心,你一定记得那股混合了松木、防水涂层与精酿啤酒的味道。那一年,亚洲户外北京不仅展示了装备,更把一种“把户外带回日常”的生活方式种进了每个参与者的心里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