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高原反应吃什么药_儿童高原反应用药指南

新网编辑 22 0

孩子出现高原反应,家长先别慌——先判断再行动

“我家7岁娃刚飞到香格里拉就喊头疼,是不是高原反应?” 答案是:大概率是。儿童血氧调节能力弱,海拔2500米以上就可能出现症状。先观察是否伴随**恶心、呕吐、嗜睡或步伐不稳**,若有,立即降低海拔并就医;若只是轻度头痛、乏力,可先用药缓解并持续监测。

小孩高原反应吃什么药_儿童高原反应用药指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儿童高原反应常用药物清单:剂量、禁忌一次说清

1. 乙酰唑胺(Diamox)——预防首选,但需提前吃

  • **适用年龄**:≥2岁,体重≥10 kg
  • **剂量**:每日5 mg/kg,分2次口服,出发前1–2天开始,持续至高海拔后2天
  • **禁忌**:磺胺过敏、肾功能不全
  • **副作用**:手脚发麻、多尿,可搭配香蕉补钾

2. 地塞米松——快速缓解脑水肿,但别长期用

  • **适用场景**:中重度头痛或呕吐,无法立即下撤时
  • **剂量**:0.15 mg/kg/次,每6小时一次,最多连用48小时
  • **注意**:停药需逐减,避免突然撤药引发肾上腺危象

3. 布洛芬——对付头痛发热,安全窗口大

  • **剂量**:每次5–10 mg/kg,每6–8小时一次,24小时内不超过4次
  • **优势**:非处方易购买,对胃肠道刺激小于阿司匹林
  • **禁忌**:脱水、哮喘发作期慎用

4. ginger(生姜胶囊)——天然止吐,适合轻微恶心

  • **剂量**:每日分3次,每次5–10 mg/kg(以姜辣素计)
  • **提示**:与布洛芬间隔2小时,避免加重胃刺激

家长最关心的5个用药疑问,一次解答

Q1:2岁以下宝宝能用药吗?

乙酰唑胺说明书标注≥2岁,但儿科指南指出**1岁以上可权衡使用**,剂量减半至2.5 mg/kg。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并准备便携式血氧仪监测SpO₂。

Q2:孩子吃药后仍喊头痛,能加量吗?

不能。乙酰唑胺最大剂量为每日10 mg/kg,超量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。此时应**立即下撤海拔300–500米**,而非盲目加药。

Q3:红景天、肌苷口服液有用吗?

目前**无儿科循证证据**支持其疗效,可能延误治疗。不建议替代上述药物。

Q4:孩子呕吐无法吞药怎么办?

布洛芬有栓剂(如芬必得栓),地塞米松可肌注。家中可备**昂丹司琼口崩片**(0.15 mg/kg)止吐后再给药。

Q5:回程后还需继续吃药吗?

乙酰唑胺停药即可;地塞米松需逐减。若孩子出现**夜间惊醒、持续咳嗽**,警惕高原肺水肿后遗,需复查胸片。

小孩高原反应吃什么药_儿童高原反应用药指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非药物措施:比吃药更重要的三件事

1. 阶梯式上升:每天爬升别超过300米

举例:昆明(1892 m)→大理(2052 m)→丽江(2416 m)→香格里拉(3280 m),每站至少住一晚。

2. 强制补水:按体重×10 ml计算每日饮水量

20 kg孩子需2000 ml,可喝口服补液盐Ⅲ(每袋兑250 ml水),既补水又补电解质。

3. 睡眠姿势:垫高头部30°,减少颅内压

用旅行枕垫在床垫下,避免平躺时脑部充血加重头痛。


紧急情况识别:出现这些信号立即送医

  • **持续哭闹后突然安静**(可能脑水肿加重)
  • **指甲、口唇发绀**(SpO₂<85%)
  • **咳粉红色泡沫痰**(高原肺水肿)
  • **走路像醉酒**(共济失调,脑缺氧表现)

真实案例:8岁男孩稻城亚丁的48小时

小明一家直飞稻城(3750 m),落地2小时后孩子呕吐2次。家长按攻略给予布洛芬5 mg/kg及生姜胶囊,症状未缓解。第12小时出现嗜睡,测SpO₂仅78%,立即驱车2小时降至理塘(4014 m→3935 m效果有限),后连夜转至雅江(2530 m),症状逐渐消失。复盘:应**直接降至海拔2500米以下**,而非中途停留。


行前药箱清单:按体重精准打包

药品20 kg儿童7日量备注
乙酰唑胺片(250 mg)7片(每日半片)提前碾碎分装胶囊
布洛芬混悬液(100 ml:2 g)1瓶附带5 ml量杯
地塞米松片(0.75 mg)10片仅应急用
血氧仪1个指夹式,误差≤2%
口服补液盐Ⅲ5袋每袋兑250 ml温水

最后提醒:所有药物剂量需按**实时体重**计算,出行前咨询儿科医生并打印用药说明。高原反应的核心是**早发现、快下撤、准用药**,别让美景变成遗憾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