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踏上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,最担心的莫过于“高反”。**到底该带哪些药?哪些药真正有效?**下面用问答+清单的方式,把医生、老驴友的实战经验一次说透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一、高原反应到底是什么?
简单说,就是**缺氧**导致的全身不适。常见症状:
- 头痛、头晕
- 恶心、呕吐
- 心慌、气短
- 失眠、乏力
这些症状通常在抵达后6-12小时出现,24-48小时达峰。提前备药,就是要把症状压到最低。
---二、去高原带什么药?一张清单直接抄
1. 预防类:提前吃,降低发生率
- 乙酰唑胺(Diamox):国际指南推荐,提前1-2天开始服用,每天125-250 mg,可显著减少高反发生率。
- 地塞米松:对磺胺过敏或不能耐受乙酰唑胺者可用,需遵医嘱。
2. 对症类:出现症状立即用
- 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:缓解头痛、肌肉酸痛。
- 多潘立酮或甲氧氯普胺:止吐、促胃排空。
- 硝苯地平缓释片:若出现肺水肿先兆(咳嗽、粉红色泡沫痰),可紧急舌下含服。
3. 辅助类:让旅程更舒服
- 红景天胶囊:国内常用,需提前7-10天服用,效果因人而异。
- 葡萄糖口服液:快速补充能量,缓解乏力。
- 复合维生素B:改善代谢,减轻疲劳。
三、高原反应吃什么药?场景化用药指南
场景1:飞机落地就头痛
答:先测血氧,若低于90%,立即吸氧;同时口服布洛芬400 mg,30-60分钟见效。
场景2:夜里睡不着、心慌
答:排除严重高反后,可服地西泮2.5-5 mg助眠,但呼吸功能差者慎用。
场景3:呕吐到无法进食
答:口服多潘立酮10 mg,若仍呕吐,改用甲氧氯普胺肌注10 mg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四、哪些药千万别带?
- 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:加重缺氧,诱发肺水肿。
- 强效镇静安眠药:抑制呼吸,夜间风险高。
- 大剂量阿司匹林:高原干燥,易致胃出血。
五、儿童、孕妇、慢病患者怎么备药?
儿童
剂量按体重折算:
乙酰唑胺:5 mg/kg/天,分2次;
布洛芬:5-10 mg/kg/次。
孕妇
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止痛;乙酰唑胺属C类药,需产科评估后使用。
慢病患者
- 高血压:带足日常降压药,并备硝苯地平应急。
- 糖尿病:高原胰岛素用量可能减少,需频繁测血糖。
- 冠心病:硝酸甘油片随身带,出现胸痛立即含服。
六、药物之外,比药更重要的三件事
- 阶梯式上升:每上升1000米,至少休息1晚。
- 多喝温水,少量多次:每天≥3 L,忌酒精。
- 别逞强:症状加重立即下撤,海拔下降500米往往比任何药都管用。
七、打包示范:7天行程药盒这样装
| 药品 | 规格 | 数量 | 备注 |
|---|---|---|---|
| 乙酰唑胺 | 250 mg×10片 | 1板 | 提前吃 |
| 布洛芬 | 400 mg×10粒 | 1板 | 头痛用 |
| 多潘立酮 | 10 mg×30片 | 1板 | 止吐 |
| 地西泮 | 2.5 mg×20片 | 半板 | 助眠 |
| 硝苯地平 | 10 mg×20片 | 1板 | 应急降压 |
| 红景天 | 0.5 g×60粒 | 1瓶 | 提前7天 |
| 葡萄糖口服液 | 10 ml×10支 | 1盒 | 快速补能 |
八、常见疑问快问快答
Q:红景天和乙酰唑胺能一起吃吗?
A:可以,但红景天需提前7-10天,乙酰唑胺提前1-2天,两者作用机制不同,互不冲突。
Q:乙酰唑胺副作用大吗?
A:常见手指麻木、味觉改变,多饮水可缓解;磺胺过敏者禁用。
Q:没有高反可以提前停药吗?
A:不建议。高反有滞后性,建议按计划服满48小时后再评估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把药备好,把心态放平,高原的星空才不会被头痛和呕吐打扰。祝你一路平安,玩得尽兴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