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旅游高原反应怎么办_去云南如何预防高反

新网编辑 8 0

去云南如何预防高反?提前两周开始服用红景天,抵达后先到低海拔地区适应,再逐步升高,并保持充足睡眠与缓慢行动。

云南旅游高原反应怎么办_去云南如何预防高反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一、为什么到云南会出现高原反应?

云南平均海拔约2000米,而香格里拉、梅里雪山等地可达3300米以上。当海拔超过2500米时,**大气压下降、氧气分压降低**,人体吸入的氧分子减少,细胞供氧不足,于是出现头痛、乏力、恶心等高原反应症状。


二、哪些人群更容易高反?

  • 首次进高原者:身体尚未建立代偿机制。
  • 心肺功能较弱者:如哮喘、冠心病患者。
  • 熬夜、感冒或饮酒后立即上山者:免疫力下降,缺氧耐受度更低。

反之,长期生活在低海拔但体能较好、无基础疾病的人,通过科学适应,通常能顺利过渡。


三、出发前如何“预适应”?

1. 药物准备

红景天胶囊:提前10–15天开始服用,每日2次,每次2粒,可提高血氧饱和度。
乙酰唑胺(需处方):出发前1–2天服用,利尿促呼吸,但肾功能不全者禁用。

2. 体能训练

每周3次、每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(慢跑、骑行),增强心肺储备;同时练习**腹式呼吸**,提高肺泡换气效率。


四、抵达云南后的“黄金48小时”

1. 行程节奏

第一天:落地昆明(1892米),当晚早睡,避免洗澡时间过长导致血管扩张、血压下降。
第二天:动车至大理(1976米),白天轻量活动,傍晚再赴丽江(2400米)。
第三天:视身体反应决定是否前往香格里拉(3280米),若出现轻微头痛,可暂缓。

云南旅游高原反应怎么办_去云南如何预防高反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. 饮食策略

  • 每餐七分饱,**减少高脂高糖**,减轻胃肠耗氧。
  • 多喝温开水,每日至少2.5升,可加入少量葡萄糖或电解质粉。
  • 适量酥油茶:含茶多酚与脂肪,既补充热量又利尿,但**乳糖不耐者慎用**。

五、现场缓解高反的实用技巧

1. 便携式制氧机 VS 氧气瓶

氧气瓶(15L)适合突发严重高反,吸氧10分钟可快速缓解;**便携式制氧机**可持续供氧,适合夜间睡眠使用,但需提前充电。

2. 穴位按压

双手拇指按压**太阳穴**与**风池穴**各30秒,促进头部血液循环,减轻胀痛。

3. 药物应急

布洛芬:头痛明显时服用200mg,6小时后可重复一次。
地塞米松:严重呕吐或脑水肿倾向时舌下含服0.75mg,但糖尿病患者慎用。


六、高原反应误区大拆解

误区一:年轻人不会高反

年轻男性肌肉量大、耗氧量高,反而更易出现症状。**年龄与性别并非决定因素**,关键在于适应速度与个体差异。

误区二:喝葡萄糖就能抗高反

葡萄糖只能短暂提升血糖,**无法增加血氧含量**。若大量饮用高渗糖水,反而加重脱水。

云南旅游高原反应怎么办_去云南如何预防高反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误区三:吸氧会上瘾

短期低流量吸氧(1–2L/min)不会抑制呼吸中枢,**更不会成瘾**;但长期依赖会延缓自身代偿机制建立。


七、自驾滇西北的额外注意

从丽江到德钦,需翻越**白马雪山4292米垭口**。建议:

  1. 垭口停车拍照不超过15分钟,**避免剧烈运动**。
  2. 车内备血氧仪,实时监测SpO₂,低于85%立即下降海拔。
  3. 夜间行车关闭空调内循环,**保持通风**,防止二氧化碳积聚加重缺氧。

八、返程后的身体恢复

回到平原后,部分人会经历“低原反应”:嗜睡、乏力、轻微头晕,通常2–3天自愈。期间:

  • 保持**低盐饮食**,减少水钠潴留。
  • 继续补充**维生素B族**与**铁剂**,加速红细胞代谢。
  • 一周内避免高强度运动,让心肺逐步适应常氧环境。

九、真实案例:90后女生独游香格里拉

小林从广州直飞丽江,当晚在古城蹦迪到凌晨2点,次日包车直奔香格里拉。途中在虎跳峡徒步2小时后,出现剧烈头痛、呕吐。司机立即将其送至香格里拉市人民医院,诊断为**急性高原反应合并轻度脑水肿**。经吸氧、甘露醇脱水、地塞米松静滴,24小时后症状缓解。医生复盘:若她能在丽江先住一晚、避免剧烈运动,本可完全避免此次风险。


十、一句话记住核心原则

慢升高、缓行动、多饮水、勤监测、及时下撤,就能把云南高原反应的风险降到最低,安心享受雪山草甸与星空银河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