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原旅行高血压注意事项_高原高血压怎么办

新网编辑 8 0

高原与高血压:为什么一到高原血压就飙升?

气压骤降→血氧下降→交感神经兴奋→血管收缩→血压上升 ——这是高原诱发高血压的核心链条。 自问:为什么同一个人在海平面血压正常,到了海拔3500米就高压160? 自答:高原大气压只有海平面的60%,吸入的氧分压随之降低,身体为了把有限的氧气送到大脑和心脏,会分泌更多肾上腺素,导致心率加快、外周血管持续收缩,血压自然水涨船高。 ---

上高原前,高血压患者必须做的5项准备

1. 提前2周做动态血压+心肺运动试验:确认24小时平均血压<130/80 mmHg,且运动中无ST段压低。 2. 调整药物:把利尿剂换成长效CCB(如氨氯地平),避免低血容量;β阻滞剂可保留,但需监测夜间心率不低于50次/分。 3. 备好“三宝”:指尖血氧仪、腕式血压计、应急硝苯地平片。 4. 阶梯式上升:每升高1000米至少停留1晚,让身体有时间产生更多EPO(促红细胞生成素)。 5. 学会识别危险信号:持续前额胀痛、视物模糊、恶心呕吐,任何一条出现立即下撤。 ---

在高原,如何把血压稳在安全线?

日常监测节奏

- 晨起、午睡后、睡前各测一次,记录收缩压/舒张压/血氧饱和度。 - 发现血氧<85%且收缩压>160 mmHg,立刻舌下含服10 mg硝苯地平并吸氧。

饮食与饮水策略

- 每天水摄入量=体重(kg)×35 ml+500 ml,例如70 kg的人至少喝3 L。 - 钠盐限制在4 g/天,用柠檬、花椒代替部分咸味。 - 高钾食物清单: - 烤土豆(每100 g含钾425 mg) - 干烤鹰嘴豆(每100 g含钾875 mg) - 牛油果(每100 g含钾485 mg)

运动与休息平衡

- 抵达首日禁止奔跑与负重,步行速度控制在能完整说一句话不喘。 - 夜间睡眠垫高枕头15 cm,减轻颅内静脉回流阻力,降低晨起血压峰值。 ---

高原高血压急症:何时必须下撤?

自问:头痛+血压180/110 mmHg,吸氧30分钟无缓解,该继续观察还是立即下撤? 自答:立即下撤。高原高血压急症的黄金窗口只有2小时,错过可能演变为高原脑水肿。 下撤标准(满足任意一条即可): - 收缩压持续>180 mmHg或舒张压>120 mmHg,且伴靶器官症状(胸痛、意识模糊、视力骤降)。 - 血氧<75%,经高流量吸氧(4 L/min)30分钟无提升。 - 24小时内使用硝苯地平片≥3次仍无法控制血压。 ---

返程后:血压会“回弹”吗?

70%的人在回到平原72小时内血压可下降10–20 mmHg,但仍有30%出现“高原后持续高血压”。 自问:如何判断自己属于那30%? 自答:回到平原第7天仍满足家庭自测血压≥135/85 mmHg,需做24小时动态血压确认。 处理方案: - 若白天均值≥135/85 mmHg,恢复或调整原有降压药剂量。 - 若夜间血压下降率<10%(非杓型),考虑加用小剂量ARB(如厄贝沙坦75 mg qn)。 - 3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,排除高原诱发的左室肥厚。 ---

特殊人群Q&A

Q:孕妇合并慢性高血压,能否去海拔3000米? A:不建议。胎盘对缺氧极度敏感,高原低氧可诱发胎儿生长受限,且常用降压药拉贝洛尔在缺氧环境下效果下降。 Q:装了心脏支架不到半年,能自驾去拉萨吗? A:支架术后6个月内是再狭窄高峰,高原缺氧增加血小板聚集风险,建议推迟行程。 Q:长期服用ACEI类药物,到高原需要换药吗? A:ACEI本身不增加缺氧风险,但干咳在高原本就干燥的环境中会加重,可换为ARB类。
高原旅行高血压注意事项_高原高血压怎么办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