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原反应腹泻怎么办_高原旅行腹泻预防

新网编辑 8 0

一、为什么到了高原会拉肚子?

很多人以为高原反应只有头痛、气喘,其实腹泻也是常见症状。原因大致有三类:

高原反应腹泻怎么办_高原旅行腹泻预防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缺氧导致胃肠功能紊乱:海拔升高,血氧饱和度下降,肠道蠕动异常,水分吸收减少,便溏随之出现。
  • 饮食突变与水质差异:当地酥油茶、牦牛肉、青稞酒等高脂高蛋白饮食,对平原胃肠是“重口味”;若再喝生水,菌群失衡,腹泻概率大增。
  • 昼夜温差大,腹部受凉:白天紫外线强,夜里气温骤降,稍不注意腹部着凉,肠易激综合征被激活。

二、高原反应腹泻和普通腹泻有何区别?

自问:同样是拉肚子,怎么判断是高原反应腹泻还是吃坏了肚子?

自答:看伴随症状。

  1. 高原反应腹泻常合并头痛、恶心、乏力、指尖发麻,体温一般正常。
  2. 普通感染性腹泻往往高热、腹痛明显、便中可见脓血
  3. 高原反应腹泻在下降海拔或吸氧后明显缓解;普通腹泻与海拔变化无关。

三、现场应急处理:三步止泻+补液

1. 立即补液,防止脱水

首选口服补液盐ORS,没有就用温开水+少量食盐+白糖,每腹泻一次喝200-300 ml。

2. 药物组合

  • 蒙脱石散:首剂加倍,快速吸附毒素,保护肠黏膜。
  • 洛哌丁胺:仅用于水样便且无高热脓血时,成人首剂4 mg。
  • 益生菌:高原环境肠道菌群脆弱,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有助恢复。

3. 物理保暖+吸氧

暖宝宝贴脐周,同时低流量吸氧(1-2 L/min)30分钟,可显著减轻肠痉挛。


四、高原旅行腹泻预防:出发前、路途中、抵达后

出发前一周

  • 口服红景天胶囊肌苷口服液,提高缺氧耐受。
  • 每天补充益生菌,提前建立肠道优势菌群。

路途中

  1. 不喝机上过冷饮料,避免胃肠突然受刺激。
  2. 随身携带独立包装的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

抵达高原当天

  • 不洗澡、不喝酒、不剧烈运动,给胃肠24小时适应期。
  • 第一餐选择易消化热食:稀饭+咸菜+少量牛肉末,拒绝生冷。
  • 睡前用40℃热水袋敷肚脐15分钟,降低夜间肠蠕动亢进风险。

五、特殊人群注意事项

孕妇

禁用洛哌丁胺,可安全使用蒙脱石散+口服补液盐;若伴宫缩,需立即下撤海拔并就医。

高原反应腹泻怎么办_高原旅行腹泻预防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儿童

体重20 kg以下,蒙脱石散每日不超过3袋;补液按每次腹泻10 ml/kg计算。

慢性肠炎/IBS患者

出发前做一次粪菌检测,针对性补充缺失菌种;携带美沙拉嗪栓剂备用,防止溃结急性发作。


六、何时必须下撤?

出现以下任一情况,停止自救,立即向低海拔转运:

  • 腹泻>6次/天且口服补液无法维持尿量
  • 便中鲜红或暗红血液
  • 持续腹痛伴反跳痛,疑似肠穿孔。
  • 意识模糊、步态不稳,提示高原脑水肿前兆。

七、返程后如何调理?

即使症状消失,肠道仍需2-4周修复:

  1. 继续服用益生菌+谷氨酰胺,促进肠黏膜再生。
  2. 饮食遵循低渣、低脂、低乳糖原则,逐步过渡到正常。
  3. 两周内避免马拉松、长距离骑行等高强度运动,防止肠缺血复发。
高原反应腹泻怎么办_高原旅行腹泻预防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