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原胸闷怎么办_高原胸闷怎么缓解

新网编辑 10 0

为什么会突然出现高原胸闷?

很多第一次上高原的人,都会把“胸闷”当成普通气喘,其实它背后隐藏着**缺氧、气压骤降、体液重新分布**三大机制。简单说,海拔每升高1000米,大气压下降约12%,氧分压随之下降,肺泡里的氧难以充分进入血液,于是心脏必须加快泵血来弥补,**胸口就像被无形的手攥住**。

高原胸闷怎么办_高原胸闷怎么缓解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高原胸闷的典型信号有哪些?

  • **呼吸频率>20次/分**却感觉吸不到底
  • 胸口正中或偏左**压榨样钝痛**,休息十分钟不缓解
  • 伴随**指尖发麻、指甲床发紫**,提示血氧饱和度已跌破85%
  • 夜间平卧时加重,坐起稍缓——这是**高原肺水肿**早期征兆

高原胸闷怎么办?现场三步自救

1. 立即停止上升,给身体“缓冲带”

很多人硬扛着继续爬,结果症状在300米后突然爆表。**正确做法是原地坐下,背包垫高背部,减少心脏回血量**,让肺循环压力先降下来。

2. 氧源选择与使用技巧

便携氧气瓶并非吸得越多越好,**采用“深吸两口—屏息三秒—缓慢呼出”的节奏**,每分钟控制在6-8次,既节省氧又避免二氧化碳潴留。若手边没有氧气,**用塑料袋罩住口鼻重复呼吸30秒**,可临时提高吸入氧浓度。

3. 药物干预:地高辛还是乙酰唑胺?

地高辛能增加心肌收缩力,但**对高原胸闷并非首选**;乙酰唑胺通过利尿和促通气起效,**出发前24小时口服125mg,每日两次**,可将急性高原病发生率降低40%。若胸闷伴咳粉红色泡沫痰,立即舌下含服**硝苯地平10mg**扩张肺动脉。


高原胸闷怎么缓解?回到低海拔才是终极方案

有人靠意志力撑过一夜,第二天却出现**迟发性脑水肿**。医学共识:症状不缓解,**下降海拔500-1000米比任何药物都有效**。若身处无人区,可搭建**便携式高压氧袋**(Gamow Bag),手动加压至2psi,相当于下降1500米。

哪些人群必须提前做心肺评估?

以下三类人出发前务必做**运动平板试验+心脏彩超**:

高原胸闷怎么办_高原胸闷怎么缓解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1. 既往有**冠心病、心肌桥、先天性心脏病**病史
  2. 长期吸烟且**FEV1/FVC<70%**的慢阻肺患者
  3. 过去半年内得过**新冠肺炎**且CT残留磨玻璃影

进高原前30天的“预缺氧”训练

与其到了高原再适应,不如提前让身体“记住”缺氧状态:

  • 每周3次**间歇性低氧训练**:在海拔2500米的模拟舱内,低氧15分钟+常氧5分钟,循环4组
  • 睡前使用**高原帐篷系统**,将卧室氧浓度降至15.5%(相当于3200米)
  • 口服**红景天苷胶囊**(每日200mg)可提升2,3-DPG水平,促进氧释放

夜间胸闷加重?试试“斜坡卧位”

高原夜晚胸闷常被误判为“做噩梦”,其实是**平卧后肺淤血加重**。把背包塞在床垫下,**让上半身抬高30度**,可显著减少回心血量。若仍不缓解,在帐篷外**点燃牛粪火**(或携带便携式燃气炉),**局部增温可提高氧离曲线右移**,临时改善组织供氧。

返程后胸闷迟迟不消失,要查什么?

回到平原两周后仍觉胸闷,需排查**高原性心脏损伤**:

  • 查**NT-proBNP**,若>300pg/ml提示高原性心衰
  • 做**心脏MRI**,观察右心室是否出现**延迟强化灶**
  • 肺功能检测中**DLCO下降>20%**,可能遗留肺血管重塑

自驾川藏线,车载制氧机该怎么选?

市面常见的3L/min家用机在高海拔会衰减至1.5L/min,**必须选5L/min以上且带海拔补偿功能**的机型。安装时把进气管延伸至车顶,**避免吸入发动机尾气**。每行驶2小时,停车开窗+吸氧10分钟,防止**累积性缺氧**。

最后提醒:别把“胸闷”当高反

高原胸闷可能是**急性冠脉综合征**的伪装,尤其糖尿病患者痛感迟钝。若含服硝酸甘油5分钟不缓解,**立即拨打120并说明“高原+胸痛”**,急救人员会携带**便携式除颤监护仪**上山,争取黄金90分钟。

高原胸闷怎么办_高原胸闷怎么缓解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