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为什么一到高原就咳个不停?
很多人以为高原反应只是头痛、恶心,其实干咳或刺激性咳嗽也是常见症状。主要原因有三点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空气稀薄→呼吸频率加快,冷空气直接刺激咽喉黏膜;
- 湿度骤降→黏膜干燥,纤毛清除功能下降,异物感加重;
- 缺氧→肺动脉微血管收缩,诱发轻度肺水肿,出现“呛水样”咳嗽。
二、先判断:是普通干咳还是高原肺水肿前兆?
自问自答:
Q:咳嗽同时出现粉红色泡沫痰、平躺更喘,是不是肺水肿?
A:是,立即下撤并吸氧,此时任何止咳药都治标不治本。
Q:只是嗓子痒、无痰或少痰,能继续行程吗?
A:可以,但需先用药控制症状,并保证每上升300米至少休息一晚。
三、高原反应咳嗽吃什么药?分三类场景选药
1. 单纯刺激性干咳(无痰、无喘)
- 右美沙芬口服溶液:中枢性镇咳,15 ml/次,每日三次;服药后30分钟起效,可持续6小时。
- 苯丙哌林含片:局部麻醉咽黏膜,含服1片,每4–6小时一次;适合在长途车上含服。
- 非药物:随身携带温盐水喷雾,每2小时喷一次,保持黏膜湿润。
2. 干咳伴咽喉肿痛
- 复方甘草片:含阿片粉与八角茴香油,镇咳兼镇痛,舌下含服2片,每日三次。
- 布洛芬缓释胶囊:减轻轻度咽喉炎症,300 mg/次,每日两次;注意空腹易刺激胃。
3. 咳嗽带少量白痰、胸闷
-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:600 mg溶于温水,每日一次,降低痰液黏稠度。
- 氨茶碱缓释片:100 mg/次,每12小时一次,缓解支气管痉挛;服药期间避免大量咖啡。
四、高原咳嗽止咳药推荐清单(按便携度排序)
- 右美沙芬口服液:100 ml塑料瓶装,可随身登机。
- 苯丙哌林含片:铝箔独立包装,不怕压碎。
-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:管状包装,遇水即溶,无需咀嚼。
- 便携式雾化盐水:20 ml一次性小瓶,过安检无压力。
五、用药细节:90%的人忽略的5个关键点
- 服药后30分钟内避免剧烈运动,防止血氧骤降。
- 含片类需完全含化,切勿嚼碎,否则麻醉成分刺激胃部。
- 乙酰半胱氨酸需用温水(≤40℃),高温会破坏巯基结构。
- 右美沙芬与含酒精饮品至少间隔4小时,避免中枢抑制叠加。
- 女性经期慎用氨茶碱,可能加重心悸。
六、除了吃药,还能做什么?
1. 环境调整
入住带加湿器的客房,或在暖气旁挂一条湿毛巾,把室内湿度拉到40%以上。
2. 饮食策略
- 早餐喝热姜糖水:姜酚扩张毛细血管,红糖快速供能。
- 晚餐避免高盐火锅,钠离子潴留会加重肺动脉高压。
3. 呼吸训练
睡前做4-7-8呼吸法:吸气4秒、屏息7秒、呼气8秒,降低呼吸频率,减少冷空气刺激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七、常见误区大扫盲
误区一:咳嗽就喝川贝枇杷膏?
川贝性寒,高原本就温度低,体质虚寒者越喝越咳。
误区二:吸氧会“依赖”?
短期吸氧(1–2 L/min,每次30分钟)不会抑制呼吸中枢,反而帮助药物起效。
误区三:红景天能止咳?
红景天是提高耐缺氧能力,对咳嗽无直接镇咳作用,别混淆。
八、行程不同阶段的用药时间表
| 行程阶段 | 用药重点 | 备注 |
|---|---|---|
| 出发前3天 | 口服红景天胶囊 | 提前适应,减少后续咳嗽发生率 |
| 抵达当天 | 右美沙芬+温盐水喷雾 | 控制首晚刺激性干咳 |
| 海拔继续上升 | 乙酰半胱氨酸+氨茶碱 | 预防痰堵与支气管痉挛 |
| 返程低海拔 | 停药观察 | 若咳嗽持续>7天,回平原做肺功能检查 |
九、药师私房建议:如何打包小药盒
把每日三次的药按早餐-午餐-晚餐分装进3个迷你拉链袋,再配一张时间标签贴纸。高原早晚温差大,药盒外层再裹一层铝膜保温膜,防止胶囊受潮变软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