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一到高原就流鼻血?
很多人刚下飞机或火车,鼻子一热,血就滴下来。根本原因是海拔升高→气压骤降→鼻腔黏膜血管内外压力差变大→毛细血管爆裂。再加上高原空气干燥,湿度往往低于30%,黏膜水分蒸发快,结痂后一擤鼻涕就二次出血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高原流鼻血怎么办?现场三步止血法
- 坐直、微低头:千万别仰头,血会倒流呛咳。
- 捏鼻翼:用拇指和食指紧捏鼻翼软骨处,持续10分钟,中途别松手检查。
- 冷敷鼻梁:用矿泉水或湿巾包冰块敷在鼻梁根部,血管收缩后出血量骤减。
如果15分钟仍血流不止,或出血呈喷射状,立即去最近乡镇卫生院,高原医疗点常备止血凝胶和鼻腔填塞纱条。
高原旅行如何预防鼻血?出发前、途中、住宿全攻略
出发前:给鼻腔“打底”
- 红霉素软膏+生理盐水喷雾:提前一周,每天早晚各一次,增强黏膜韧性。
- 复合维生素B2:每日10mg,减少黏膜干裂。
- 检查血压:高血压者在高原出血风险翻倍,务必把血压控制在130/80以下。
途中:机舱/车厢内加湿
飞机巡航时舱内湿度只有15%,用一次性口罩内垫湿巾,每半小时换一次;火车可带USB迷你加湿器,插在充电宝上即可。
住宿:房间湿度50%是黄金线
高原酒店大多无中央空调加湿,自备便携加湿器+湿度计,睡前开两小时,湿度达标后关闭,避免过度潮湿诱发高反。
高原鼻血反复?可能是这些细节没注意
错误擤鼻涕方式
高原感冒时,很多人双手用力擤,结果气流冲击鼻咽部血管。正确做法是:按住一侧鼻孔,交替轻擤,再用生理盐水冲走残留血痂。
喝酒、辛辣刺激
青稞酒虽暖身,但酒精扩张血管,第二天清晨鼻血概率提升3倍;火锅蘸料里的花椒、辣椒素也会刺激黏膜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忽视隐形脱水
高原呼吸频率快,每天多损失500ml水分。口渴前就已脱水,黏膜干裂。建议每小时喝100ml温水,尿液保持淡柠檬水色为佳。
儿童与孕妇高原鼻血特殊处理
儿童
儿童鼻腔更窄,黏膜更薄。止血时改用冷敷前额+安抚情绪,避免哭闹升高血压。可提前在鼻孔涂少量凡士林,形成保护膜。
孕妇
孕期雌激素升高,鼻腔本就充血。高原低氧叠加,出血量常较大。禁用含羟甲唑啉的鼻喷剂,可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,每日3次。
高原鼻血后多久能继续行程?
单纯鼻血,止血后观察2小时无再出血即可继续行程;若伴随头晕、心悸、血氧低于85%,需原地休息并吸氧,次日再评估。
医生才知道的冷知识
- 高原鼻血多发生在凌晨4-6点:迷走神经兴奋,血压低谷后反弹,血管易破。
- 左鼻孔出血更常见:多数人右侧卧睡,左侧鼻腔受压干燥。
- 血块别急着抠:血痂是天然止血贴,强行撕开会二次出血,等其自然脱落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