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龙海拔3500米以上,部分游客会出现头痛、恶心、乏力等高原反应症状。提前了解应对策略,才能把美景留在相机里,把不适降到最低。

一、为什么到黄龙容易高反?
1. 海拔骤升:景区入口海拔约3070米,五彩池最高点达3576米,短时间内上升500米,身体来不及适应。
2. 植被稀少:高海拔地区含氧量仅为平原的60%左右,植被覆盖率低,空气中氧气更少。
3. 步行强度大:栈道全程往返约7公里,体力消耗叠加缺氧,高反概率增加。
二、出现高原反应怎么办?
1. 立即停下休息
感到头晕时,马上找栈道旁的木椅或观景台坐下,减少耗氧量。切勿“硬撑”继续爬升。
2. 补充液体与糖分
喝温开水或葡萄糖口服液,小口多次,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。
3. 正确吸氧方式
景区医务室与观光车站有共享氧气瓶,每次吸氧2-3分钟,间隔10分钟再吸,防止依赖。
4. 药物缓解
- 布洛芬:缓解头痛,每次200mg,间隔6小时以上。
- 地塞米松:严重时舌下含服0.75mg,需提前咨询医生。
- 藏药红景天胶囊:提前3天开始服用,每日2次,每次2粒。
三、如何预防黄龙高反?
1. 阶梯式适应海拔
先到九寨沟(海拔2000-3000米)游玩2天,再前往黄龙,身体适应曲线更平缓。

2. 行前体能训练
出发前2周,每天快走或慢跑30分钟,提升心肺功能;睡前做腹式呼吸训练(4秒吸气-4秒屏息-4秒呼气)。
3. 饮食与作息
- 避免油腻:选择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,如燕麦、面条。
- 禁酒:酒精会加速脱水,加重高反。
- 早睡:保证7小时睡眠,熬夜会降低血氧饱和度。
4. 装备清单
| 物品 | 作用 |
|---|---|
| 便携血氧仪 | 实时监测血氧,低于85%立即下撤 |
| 防晒面罩 | 减少紫外线引发的头痛 |
| 电解质泡腾片 | 补充钠钾,预防脱水 |
四、哪些人群需谨慎?
孕妇、严重贫血、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不建议前往。60岁以上老人需由家属陪同,携带近3个月心电图报告。
五、黄龙景区应急资源地图
- 索道下站医务室:提供24小时吸氧与血压监测。
- 五彩池观景台:配备急救氧气瓶与担架。
- 景区大巴:每辆车均有应急药品箱,司机受过高原急救培训。
六、真实案例:3小时缓解高反的完整流程
2023年10月,成都游客李女士在黄龙寺附近出现呕吐、嘴唇发紫。同行人立即采取以下步骤:
1. 停止上行,原地静坐10分钟;
2. 服用自带布洛芬,吸氧2次;
3. 乘坐索道直接下撤至海拔2900米的游客中心;
4. 在医务室静脉补充葡萄糖,2小时后症状完全消失。
七、返程后注意事项
即使离开高原,48小时内仍可能出现“迟发性高反”。建议:
- 继续服用红景天1天;
- 避免剧烈运动,如泡温泉、长时间驾车;
- 若出现持续头痛,及时就医排除高原肺水肿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