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。感冒时上呼吸道黏膜充血、水肿,本就缺氧的高原环境会进一步降低血氧饱和度,诱发或加重高原反应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为什么感冒时进藏风险更高?
高原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,空气含氧量仅为平原的六成左右。健康人群尚且需要适应,**感冒患者因鼻塞、咳嗽导致通气效率下降**,血氧分压瞬间跌至警戒线以下,极易出现**头痛欲裂、恶心呕吐、夜间端坐呼吸**等危险信号。
出发前必须完成的自我评估
- 症状分级:仅轻微流涕可暂缓行程;出现黄脓痰、38℃以上发热立即取消。
- 用药史核查:服用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可能掩盖缺氧症状,需停药48小时后再评估。
- 血氧仪实测:静息状态下SpO₂低于94%者,即使无症状也不建议前往。
药物准备清单(按优先级排序)
- 乙酰唑胺:出发前24小时开始服用,可加速碳酸氢盐利尿,提升血氧适应性。
- 地塞米松:出现脑水肿先兆时舌下含服4mg,每6小时一次,最多连用48小时。
- 布洛芬缓释胶囊:针对高原性头痛,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(可能加重肝缺氧)。
- 便携制氧机:选择脉冲供氧型,重量控制在1.5kg以内,续航需达4小时以上。
交通方式选择策略
| 方式 | 风险系数 | 关键控制点 |
|---|---|---|
| 飞机直飞 | ★★★★☆ | 落地后静坐2小时,避免搬运行李 |
| 火车进藏 | ★★☆☆☆ | 选择有氧车厢,途经格尔木开始吸氧 |
| 公路自驾 | ★★★☆☆ | 每日爬升不超过500米,夜间住宿海拔低于3500米 |
在高原如何科学用药?
Q:感冒药和抗高反药能一起吃吗?
A:含镇静成分的复方感冒药(如扑尔敏)会抑制呼吸中枢,**必须与乙酰唑胺间隔4小时服用**。建议改用不含抗组胺成分的单一制剂,如右美沙芬。
Q:咳嗽加重是否预示肺水肿?
A:区分要点:**高原肺水肿的咳嗽呈粉红色泡沫痰,伴窒息感**;普通感冒咳嗽为清痰或黄痰。出现前者症状立即口服呋塞米40mg并持续吸氧。
饮食与作息的隐形陷阱
绝对禁止:饮酒(即使少量也会扩张外周血管加重缺氧)、高脂饮食(消化耗氧增加20%)。
推荐方案:每日分5-6次进食,**碳水化合物占比需达70%**(如燕麦粥、香蕉),睡前2小时饮用500ml含电解质运动饮料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返程指征:何时必须下撤?
出现以下任一情况立即终止行程:
1. 静息心率持续>120次/分且血氧<85%
2. 步态不稳如醉酒状(共济失调)
3. 24小时内服用地塞米松仍无法缓解头痛
真实案例复盘
2023年10月,一名28岁男性在感冒第3天乘飞机抵达拉萨,落地后坚持步行至酒店。当晚出现剧烈头痛,自服散利痛后短暂缓解,次晨昏迷。送至自治区人民医院CT显示**脑沟回消失(重度脑水肿)**,经高压氧舱治疗72小时才脱险。关键失误:未携带血氧仪监测,错误使用含咖啡因的止痛药掩盖病情进展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