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原回来后呕吐怎么办_高原反应呕吐会持续多久

新网编辑 20 0

很多驴友从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原回到平原,第二天就开始恶心、反胃、喷射状呕吐,甚至把胆汁都吐出来。为什么明明已经“下山”了,身体却像还在高原?到底要不要去医院?会持续多久?下面用问答+分节的方式,一次性讲透。

高原回来后呕吐怎么办_高原反应呕吐会持续多久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一、为什么回到平原还会吐?——“滞后性高原反应”在作怪

关键词:滞后、血液、颅内压

  • 在高原时,身体为了弥补缺氧,会大量制造红细胞,血液变得黏稠。
  • 回到平原后,氧气突然充足,但红细胞数量不会立刻下降,血液依旧黏稠,导致脑血流速度减慢、颅内压升高
  • 颅内压升高直接刺激延髓呕吐中枢,于是出现延迟性呕吐

自问自答:这种呕吐和“晕车”有什么不同?
晕车是前庭受刺激,通常伴随眩晕;而高原滞后反应以颅内压变化为主,眩晕感反而不明显,更多表现为头部胀痛+喷射状呕吐


二、高原反应呕吐会持续多久?——多数人在72小时内缓解

时间轴:

  1. 0–24小时:呕吐最频繁,可能每1–2小时一次。
  2. 24–48小时:频次减少,开始能喝少量电解质水。
  3. 48–72小时:红细胞逐渐凋亡,血液黏稠度下降,症状明显缓解。

如果超过72小时仍剧烈呕吐,需警惕高原脑水肿延迟型胃肠道应激出血,应立即就医。


三、在家如何快速止吐?——三步应急方案

1. 先补液,再考虑进食

呕吐最危险的是脱水和电解质紊乱。推荐:

高原回来后呕吐怎么办_高原反应呕吐会持续多久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口服补液盐Ⅲ:每包兑250 ml温水,小口频服。
  • 若一喝就吐,改用冰镇运动饮料含漱后吐出,再少量吞咽。

2. 物理降温+头高位

用冰袋敷前额+后枕部,降低脑代谢;枕头垫高30°,减少颅内充血。

3. 药物选择

药物作用用法
多潘立酮促进胃排空10 mg,饭前30分钟
甘露醇降低颅内压20%溶液125 ml静滴,需医生处方
奥美拉唑预防应激性胃炎20 mg,每日一次

注意:不要用胃复安肌肉注射,可能诱发锥体外系反应。


四、什么情况下必须去医院?——四条红线

  • 呕吐物呈咖啡色或鲜红色,提示消化道出血。
  • 出现视物模糊、单侧肢体无力,警惕脑水肿。
  • 尿量<400 ml/24小时,可能发生急性肾前性衰竭。
  • 心率持续>120次/分钟且血压下降,考虑循环衰竭。

五、回平原后如何科学“回血”?——饮食+作息清单

饮食原则

  • 前三天低盐、低脂、易消化:白粥、藕粉、蒸苹果。
  • 第四天开始逐步增加优质蛋白:鸡蛋羹、龙利鱼。
  • 避免酒精、咖啡因、辛辣食物,防止再次刺激呕吐中枢。

作息原则

  1. 第一天绝对卧床,减少脑耗氧。
  2. 第二天起,每天慢走10分钟,逐日递增,促进红细胞代谢。
  3. 睡前热水泡脚15分钟,改善末梢循环,加速血液稀释。

六、预防永远大于治疗——返程前做好这三件小事

1. 提前三天口服乙酰唑胺
剂量:125 mg,每日两次,可抑制碳酸酐酶,减少脑脊液生成,降低颅内压。

2. 返程当天“三不”

  • 不熬夜:睡眠不足会加重脑缺氧。
  • 不饮酒:酒精扩张血管,增加颅内压波动。
  • 不吃过饱:胃部过度充盈会诱发呕吐。

3. 随身带两样东西

  • 口服补液盐Ⅲ:出现第一次呕吐立即补充。
  • 便携式血氧仪:SpO₂<90%时立刻吸氧。

七、常见误区大扫盲

误区一:回平原就安全了,不用管。
真相:滞后反应往往在下山后6–12小时才出现,必须继续观察。

误区二:吐完立刻吃止吐药。
真相:颅内压未降,单纯止吐可能掩盖病情,应先补液+降颅压

误区三:喝红糖水能快速补血。
真相:红糖水升糖快,但无助于红细胞凋亡,反而刺激胃酸分泌。


把上面七步全部做到位,大多数人48小时内明显好转,72小时后基本恢复。如果症状依旧,别犹豫,直接去医院做头颅CT+电解质+血常规,让数据说话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