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拉萨高原反应怎么办_去拉萨前吃什么药预防

新网编辑 21 0

高原反应到底是什么?

很多人把“头晕、恶心、睡不着”简单归结为“高原反应”,其实医学上把这一系列症状称为**急性高原病(AMS)**。它由低氧、低压、干燥三大因素共同作用,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,引发头痛、乏力、心悸等表现。拉萨海拔3650米,空气中氧含量只有平原的65%左右,**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症状**,与体质好坏、年龄大小无绝对关系。

去拉萨高原反应怎么办_去拉萨前吃什么药预防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去拉萨前吃什么药预防?

目前国际公认的预防药物主要有三类:

  • 乙酰唑胺(Diamox):利尿+促进呼吸,提前1-2天开始服用,每天125-250mg,分两次口服;肾功能不全、磺胺过敏者禁用。
  • 地塞米松:激素类,适用于对乙酰唑胺不耐受者,4mg每12小时一次,需医生处方。
  • 红景天胶囊:中成药,提前7-10天服用,可提升耐缺氧能力,但循证证据弱于前两者。

**注意**:孕妇、哮喘、青光眼患者用药前必须咨询医生;不要自行叠加多种药物。


抵达拉萨当天如何行动?

“飞机落地就冲布达拉宫”是典型错误。正确做法:

  1. **先睡觉再游玩**:机场大巴到市区约1小时,抵达酒店后先休息2-3小时,给血液重新分配氧气的缓冲时间。
  2. **控制步速**:走路比平时慢30%,说话音量降低,避免大笑、跑跳。
  3. **多喝温水,少喝甜饮**:干燥环境下每天饮水量≥2.5L,可加入少量葡萄糖电解质粉,但避免碳酸饮料增加胃胀。

出现头痛、恶心怎么办?

自问:是不是只要头痛就要下撤?

自答:轻度AMS的判断标准是**“头痛+任意一个症状(恶心/乏力/眩晕)”**。若症状评分≤4分(国际Lake Louise评分),可原地处理:

去拉萨高原反应怎么办_去拉萨前吃什么药预防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**吸氧**:酒店前台或药店买一次性氧气罐,2-4L/分钟,每次10-15分钟,间隔1小时。
  • **口服布洛芬**:200-400mg缓解头痛,避免含咖啡因的止痛药以免加重脱水。
  • **进食易消化碳水**:稀饭、面条、香蕉,减少胃肠负担。

若症状评分≥5分,或出现**呕吐不止、步态不稳、意识模糊**,立即下撤至海拔3000米以下并就医。


住宿与行程如何安排更科学?

1. **住宿海拔阶梯式下降**:首日住拉萨市区(3650m),次日可去林芝(3000m)适应,再返回拉萨,比直接冲纳木错(4718m)更安全。
2. **夜间血氧监测**:携带指夹式脉搏血氧仪,SpO₂<85%且持续下降时,即使无症状也要考虑吸氧或下撤。
3. **避免洗澡误区**:到达后前24小时不洗热水澡,防止血管扩张加重缺氧;24小时后可快速淋浴,水温≤40℃,时间≤10分钟。


哪些人群需要特别警惕?

• **心肺慢性病患者**:冠心病、COPD、肺动脉高压,需提前做**低压氧舱模拟测试**。
• **肥胖人群**:BMI>30者睡眠呼吸暂停风险高,建议携带便携式CPAP呼吸机。
• **儿童**:2岁以下不建议前往,2-12岁剂量减半使用乙酰唑胺,并准备儿童型面罩吸氧设备。


常见误区大拆解

误区1:提前喝葡萄糖就能防高反
真相:葡萄糖只能快速供能,无法提升血氧,过量反而导致渗透性利尿加重脱水。

误区2:喝酒能促进血液循环
真相:酒精抑制呼吸中枢,夜间加重缺氧,首日绝对禁酒。

去拉萨高原反应怎么办_去拉萨前吃什么药预防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误区3:高原安比乙酰唑胺更安全
真相:高原安属于保健品,缺乏双盲试验数据,不能替代处方药。


返程后仍不适怎么办?

少数人回到平原后仍持续头晕、胸闷,称为**“脱适应反应”**。一般3-7天自愈,若超过两周需排查:
• 高原性心脏病(超声心动图)
• 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(血常规+HCT)
• 血栓风险(D-二聚体+下肢静脉超声)


一句话记住核心原则

**“缓慢上升、适度吸氧、及时下撤、合理用药”**——把这十六字写在手机备忘录,比任何偏方都管用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