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原会不会高反_高原反应如何预防

新网编辑 21 0

不会。只要掌握科学方法,绝大多数人都能把高原反应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。

高原会不会高反_高原反应如何预防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一、高原反应到底是什么?

高原反应是人体在**海拔2500米以上**地区,因氧气分压降低、血氧饱和度下降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应激。它并不是“体质差”的专属,**运动员、长期健身者也可能中招**。


二、哪些人更容易高反?

  • 上升速度过快者:24小时内从平原直飞拉萨,风险最高。
  • 睡眠海拔过高者:第一晚就住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,身体来不及适应。
  • 呼吸道感染期:感冒、咽炎会明显加重缺氧症状。
  • 贫血或心肺基础疾病:血红蛋白携氧能力本就受限。

三、高原反应有哪些典型信号?

轻度阶段(海拔3000米左右)

头痛、太阳穴跳痛、夜间频繁醒来、食欲下降。

中度阶段(海拔3500-4000米)

恶心、呕吐、走路像踩棉花、指尖发紫。

重度阶段(海拔4500米以上)

持续干咳、粉红色泡沫痰、意识模糊——提示**高原肺水肿或脑水肿**,必须立即下撤。


四、预防高原反应的7个关键动作

  1. 阶梯式上升:每上升1000米至少停留一晚,让身体有时间制造更多红细胞。
  2. 首夜住宿海拔<3000米:哪怕白天冲景点,晚上也要回到低海拔睡觉。
  3. 提前7天服用红景天:每日3次,每次2粒,可提升血氧饱和度约5%。
  4. 避免酒精和安眠药:二者都会抑制呼吸中枢,加重夜间缺氧。
  5. 高热量、易消化饮食:巧克力、牛肉干、葡萄糖粉,减少胃肠耗氧。
  6. 动态监测血氧:指夹式脉搏血氧仪低于85%时,立即吸氧或下撤。
  7. 学会“高原呼吸法”:用鼻深吸2秒、鼓腹,屏息1秒,缩唇慢呼3秒,提升肺泡换气效率。

五、出现高反后怎么办?

轻度高反自救

停止继续上升,原地休息,**每15分钟吸氧2-3升**,喝500ml温葡萄糖水,多数人在6-12小时内缓解。

高原会不会高反_高原反应如何预防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中度高反处理

口服**乙酰唑胺250mg**(利尿促适应),联合**地塞米松4mg**(减轻脑水肿),同时准备下撤300-500米。

重度高反急救

立即给予**持续高流量吸氧6-8升/分钟**,口服**呋塞米20mg**快速脱水,**最快速度下撤1000米以上**,呼叫直升机救援。


六、高原旅行必备药品清单

药品名称作用用法用量
乙酰唑胺促进肾脏排出碳酸氢根,加速适应250mg,每日2次,提前1天开始
地塞米松减轻脑水肿、抗炎4mg,每6小时一次,症状缓解后递减
布洛芬缓解头痛200-400mg,每8小时一次
呋塞米快速脱水,用于肺水肿20mg口服或静推,监测电解质
速效救心丸改善心肌缺氧舌下含服10粒,胸闷时应急

七、常见误区大拆解

误区1:年轻人不会高反
实际案例:25岁马拉松选手直飞稻城亚丁,当晚因肺水肿紧急下撤。

误区2:喝酥油茶能防高反
酥油茶提供热量,但**过量盐分反而加重水肿**,不可替代药物。

误区3:吸氧会依赖
短期吸氧**不会抑制自身适应**,重度高反时保命优先。

高原会不会高反_高原反应如何预防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八、高原返程后的注意事项

回到平原后,身体需要**72小时**重新调整血液黏稠度。期间避免剧烈运动、熬夜,多喝水,**警惕“低原反应”**——头晕、乏力、嗜睡,通常2-3天自愈。


九、一句话记住核心

慢上、低睡、多水、少酒、监测、下撤,十二字口诀保你高原无忧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