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高原防晒围巾怎么围_高原防晒围巾正确戴法

新网编辑 20 0

为什么去高原必须学会防晒围巾的围法?

高原紫外线强度是平原的2-3倍,普通防晒霜在海拔4000米以上往往只能维持1-2小时。**一条UPF50+的防晒围巾**不仅能延长防护时间,还能减少因高反射率雪地、岩石造成的二次晒伤。很多人以为“随便搭在脖子上就行”,结果耳后、颈窝、锁骨三角区依旧被晒脱皮。

去高原防晒围巾怎么围_高原防晒围巾正确戴法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高原防晒围巾选什么材质最靠谱?

  • **聚酯纤维+氨纶混纺**:兼顾透气与弹性,大风天不易被吹走
  • **CoolMax凉感纱线**:吸湿排汗速度比普通棉快3倍,减少闷热
  • **边缘加宽设计**:至少15cm的宽幅才能完全覆盖肩颈交界处

注意:不要选纯棉!高原湿度低,纯棉干得慢,湿布摩擦反而容易冻伤皮肤。


三步搞定基础防晒围法

Step1 对折成三角

将正方形围巾对角折叠,形成等腰三角形。**长边朝外**的折法能增加颈部覆盖面积,短边朝内则更适合搭配冲锋衣领口。

Step2 环绕颈部两圈

把三角尖端朝下,两端绕颈后交叉,再拉回胸前。**关键动作**:第二圈要塞在第一圈下面,形成“锁扣”结构,这样即使徒步时背包摩擦也不会松散。

Step3 固定三角区

将尖端向上翻折塞进第二圈里,**露出下巴2cm**既能呼吸顺畅,又防止下巴被晒分层。


进阶:应对极端环境的5种变形戴法

1. 全脸蒙面模式(应对8级大风)

在基础围法上,把两端继续往上拉至眼下,**在鼻梁处交叉**形成X形,既防紫外线又防雪盲反射光。

去高原防晒围巾怎么围_高原防晒围巾正确戴法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. 骑行透气版(适用于摩托车/自行车)

将围巾两端从耳后绕到头顶打结,**在后脑勺留一个硬币大小的通风口**,防止头盔内起雾。

3. 冰川徒步护颈版

把三角尖端向后拉,两端在颈前打结,**形成“兜帽”状**保护后颈——这是最容易被忽略却最容易晒伤的盲区。

4. 营地休息披风式

完全展开围巾,**两个上角系在手腕**,下摆自然垂落盖住大腿,坐在营地时可当临时防晒毯。

5. 紧急护臂模式

遇到短袖拍照时,将围巾纵向卷成长条,**从手腕缠绕至肘窝**,比防晒霜补涂更方便。


常见错误围法自查表

错误动作后果修正方案
围巾边缘低于锁骨胸口V字区晒伤每次围好后做耸肩动作,检查是否露出皮肤
多层缠绕过紧高原反应加剧能轻松插入两根手指为最佳松紧度
深色面朝外吸热导致中暑务必确认浅色防晒涂层朝外

高原防晒围巾的保养冷知识

1. **洗涤禁忌**:不能用柔顺剂!会堵塞UPF涂层微孔,建议用中性洗涤剂冷水手洗。

去高原防晒围巾怎么围_高原防晒围巾正确戴法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. **干燥技巧**:在高原地区避免暴晒,**挂在帐篷阴面自然风干**,紫外线反而会让纤维老化。

3. **收纳方法**:卷成寿司状而非折叠,防止折痕处涂层断裂。


实测数据:不同围法的紫外线通过率对比

在海拔4500米的纳木错实测,使用UVA测试卡记录:

  • 普通搭肩式:紫外线透过率37%
  • 基础三角围法:透过率8%
  • 全脸蒙面模式:透过率<1%

数据证明,**系统化的围法比防晒霜补涂更有效**,尤其在无法定时补涂的长途徒步中。


遇到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

围巾被风吹走时

立即用冲锋衣帽子临时遮挡后颈,**用润唇膏涂抹裸露部位**(含二氧化钛的唇膏可临时充当防晒)。

围巾结冰变硬时

不要强行弯折!**塞进羽绒服内层贴身捂10分钟**,利用体温让冰晶融化后再展开。


高原防晒围巾的隐藏功能

除了防晒,它还能:

  1. 当临时眼罩:在长途车上休息时,两端绕头打结遮光
  2. 做滤水布:紧急情况下折叠8层可过滤泥沙(需煮沸后饮用)
  3. 标记信号:鲜艳颜色的围巾展开绑在登山杖顶端,可作求救标识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