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原反应吃西洋参有用吗_西洋参能缓解高反吗

新网编辑 21 0

有用,但需科学服用并配合其他措施。西洋参并非“万能药”,它通过补气养阴、提升血氧利用率来间接减轻高原反应症状,却无法替代吸氧、下撤等急救手段。

高原反应吃西洋参有用吗_西洋参能缓解高反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高原反应到底怎么发生的?

人在海拔2500米以上时,大气压下降、氧分压随之降低,血氧饱和度迅速下滑。身体为了代偿,会加快呼吸与心跳,导致:

  • 脑血管扩张——引发头痛、头晕
  • 肺动脉高压——出现气短、胸闷
  • 胃肠血流减少——恶心、呕吐

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就是所谓的高原反应。


西洋参为何被频繁提及?

传统中医认为,西洋参性凉、味甘微苦,主入心肺经,擅长“补气生津”。现代药理研究进一步发现:

  1. 皂苷Rb1、Rg1可提高红细胞膜流动性,降低血液黏稠度,改善微循环。
  2. 多糖成分能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活性,减少缺氧导致的自由基损伤。
  3. 微量元素硒、锌参与血红蛋白合成,间接提升携氧能力。

这些机制叠加,使西洋参在“缓解疲劳、增强耐缺氧”方面具备一定数据支持。


吃西洋参的正确打开方式

1. 提前多久开始吃?

建议进入高原前7~10天开始每日含服或泡水,剂量控制在3~6克干参片。提前干预能让身体预先适应皂苷的代谢节奏,减少到达高海拔后的“断崖式”缺氧冲击。

高原反应吃西洋参有用吗_西洋参能缓解高反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. 哪种形态更好?

  • 整参含服:皂苷溶出缓慢,适合长期调理。
  • 参粉胶囊:剂量精准,方便携带,适合徒步人群。
  • 浓缩口服液:吸收快,但含糖量高,糖尿病患者慎用。

3. 一天吃几次?

常规方案为早餐后一次、午后一次;若出现明显高反,可临时加服一次,但全天总量不宜超过9克,避免心悸、失眠。


哪些人不适合用西洋参?

并非人人都适合“补”:

  • 阳虚怕冷、腹泻清稀者:西洋参性凉,可能加重寒象。
  • 自身免疫性疾病(如红斑狼疮):免疫增强效应或诱发病情活动。
  • 正在服用抗凝药(华法林等):皂苷可能增强抗凝效果,增加出血风险。

不确定体质时,先咨询中医或药师。


西洋参不能替代的核心措施

即便天天含着参片,也别忘了:

  1. 阶梯式上升:每天攀升高度不超过300~500米。
  2. 足量饮水:每日至少3升,稀释血液、促进代谢。
  3. 备用吸氧:便携式氧气瓶或高压氧舱,关键时刻能救命。
  4. 及时下撤:出现持续呕吐、步态不稳等脑水肿信号,立即下降海拔。

真实案例:一次川藏线的教训

去年九月,骑行者阿俊在理塘(海拔4014米)出现剧烈头痛。他连吞三袋西洋参粉,却拒绝同伴下撤建议,结果夜间症状加重,被急救车送往巴塘医院。医生诊断为高原脑水肿早期,经吸氧、脱水、下撤至2600米后才脱险。

高原反应吃西洋参有用吗_西洋参能缓解高反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复盘发现:阿俊虽有提前一周服用参片,但每日仅1克,剂量不足;同时连续三天日均爬升600米以上,完全违背阶梯原则。西洋参只能“锦上添花”,绝非“雪中送炭”。


常见疑问快问快答

Q:红景天和西洋参能一起吃吗?

A:可以。红景天侧重提高缺氧耐受阈值,西洋参侧重改善微循环,两者机制互补,但总量需减半,避免过度兴奋。

Q:孩子能含西洋参片吗?

A:12岁以下儿童肝酶系统未成熟,不建议自行使用。如确需服用,必须由儿科医生评估后减量至成人三分之一。

Q:到达高原后再吃还有用吗?

A:轻度高反时服用可缓解乏力,但对已出现的肺水肿、脑水肿无效,此时首要任务是吸氧与下撤。


写在最后的小贴士

把西洋参当作“高原保险丝”而非“救命绳”。出发前做好体检、备好血氧仪、规划好每日行程,再让参片在口袋里安静地发挥作用,这才是对自己与同伴最负责任的做法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