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酒泉高原红火锅店好吃吗?”——好吃,尤其以高原牦牛肉和手工菌汤为招牌,回头客超过七成。
“人均消费多少?”——午市约65元,晚市约85元,丰俭由人。

为什么高原红能在酒泉火锅圈“长红”
火锅在酒泉并不稀缺,但高原红却能让本地出租车司机、外地游客、甚至挑剔的兰州老饕都愿意排队。核心在于三点:
- **食材源头**:每日凌晨四点从祁连山牧场直采的牦牛肉,肉质纤维细、脂肪低,入口带奶香。
- **锅底逻辑**:菌汤用甘南羊肚菌、康县黑木耳、酒泉本地枸杞慢熬六小时,不添加味精,喝完不口干。
- **价格锚点**:把“贵”的食材做成小份,牦牛肉一份38元仅80克,但足够两人尝鲜,降低决策门槛。
午市与晚市差价20元,到底差在哪
很多食客发现同一桌菜,午市结账65元,晚市却直奔85元。差的不只是时段,而是**隐藏福利**。
午市福利清单:
- 免费续菌汤一次
- 蔬菜拼盘半价(原价18元)
- 冰柜里的手工酸奶不限量
晚市升级:
- 牦牛肉升级为大份(120克)
- 赠送现炸酥肉一份(价值12元)
- 20:00后驻唱歌手,氛围拉满
结论:想省钱就中午去,想体验就去晚上。
第一次到店,如何点到“隐藏菜单”
高原红没有纸质隐藏菜单,但老客都知道暗号。
三步操作:
1. 坐下先对服务员说“**雪山见**”,对方会递上一张手写小卡。
2. 卡片上有三款当日限定:祁连山黄菇、阿克塞羊肉卷、敦煌李广杏果酱。
3. 选好后在卡片背面写下桌号,服务员会单独下单,**不经过收银系统**,避免排队。
注意:限定每日各十份,午市一般剩一半,晚市基本靠抢。
外地游客最常踩的坑
“我们五个人点了十盘肉,结果剩三盘。”——来自成都游客的吐槽。
高原红的**份量设计**与川渝火锅不同:
- 牦牛肉一盘80克,但密度高,涮后缩水少,**三人以内最多四盘**。
- 菌汤锅底自带香菇、金针菇、虫草花,**不用再点菌类拼盘**。
- 手工面片一份顶饱,建议最后下锅,避免占胃。
记住口诀:**肉按人头减一,菜按人头加一**。
本地人最爱的“隐藏吃法”
在酒泉,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地道吃货,看他会不会把**牦牛肉蘸杏果酱**。
操作步骤:
- 牦牛肉涮八秒,挂少量菌汤。
- 在蘸碟里放一勺李广杏果酱(隐藏菜单),再撒孜然粉。
- 入口先是果酸甜,再是肉香,最后菌汤回甘。
另一款本地吃法是**酥肉泡汤**:现炸酥肉趁热丢进菌汤,外皮吸汤后变软,肉香翻倍。

排队两小时,值不值
工作日午市11:30开门,11:20门口已排十米队;周末晚市19:00后平均等位90分钟。
缩短等待技巧:
- 关注“高原红酒泉”公众号,每天10:00释放午市30个线上号,16:00释放晚市50个。
- 到店后先领纸质号,再扫二维码同步线上队列,**双重保险**。
- 等位期间可去隔壁“酒泉故事”文创店盖章,集齐五枚章送酸梅汤。
实测:线上取号+提前十分钟到店,最多等15分钟。
打包回家,风味会打几折
高原红支持锅底、肉类、蘸料全打包,但有三条潜规则:
- **菌汤打包不加价**,但会滤掉料渣,回家需自己补香菇提鲜。
- 牦牛肉打包后建议**24小时内食用**,二次冷冻会变柴。
- 蘸料里的杏果酱只能带走小罐(30g),再多收5元。
最佳方案:现场吃到七分饱,打包一份酥肉和菌汤,第二天煮挂面,还原度80%。
如何用手机拍出“酒泉最红火锅照”
高原红灯光偏暖,牦牛肉切得薄,容易拍糊。
三步出片:
- 手机专业模式,色温调到4500K,还原肉色。
- 把菌汤表面油花撇开,露出琥珀色汤底,**俯拍显高级**。
- 酥肉放在木勺上,背景虚化成暖光,**朋友圈点赞率最高**。
别忘了定位“酒泉·高原红”,本地人会秒懂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