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高原需要准备什么_高原反应怎么缓解

新网编辑 20 0

一、穿越高原前,身体到底在怕什么?

很多人以为高原只是“空气稀薄”,其实真正让人措手不及的是低氧、低压、干燥、紫外线四重夹击。

穿越高原需要准备什么_高原反应怎么缓解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低氧:海拔每升高1000米,空气中氧含量下降约10%,大脑与肌肉瞬间“缺电”。
  • 低压:沸点降低,水壶90℃就沸腾,食物难熟,肠胃胀气。
  • 干燥:相对湿度往往低于20%,鼻腔黏膜干裂出血。
  • 紫外线:海拔4000米时,UV强度比平原高50%,两小时就能晒伤。

二、穿越高原需要准备什么?一张清单拆给你看

1. 证件与通行

边防证:若计划前往阿里、珠峰大本营、墨脱,需提前在户籍地或拉萨办理。

车辆进藏函:自驾需行驶证、驾驶证、身份证三证合一,检查站会逐一核对。

2. 药品与补给

  • 乙酰唑胺:预防急性高山病,出发前1-2天开始服用。
  • 地塞米松:应急用,出现脑水肿征兆时舌下含服。
  • 便携高压氧舱:车队可共用,重量3kg,十分钟缓解头痛。
  • 葡萄糖口服液:高海拔食欲差,直接补充能量。

3. 服装分层系统

高原一天四季,分层穿衣是王道:

  1. 内层:美丽奴羊毛或速干聚酯纤维,排汗不贴身。
  2. 中层:轻量羽绒或抓绒,静止时保暖。
  3. 外层:三层压胶冲锋衣,防风防雪。

三、高原反应怎么缓解?先分清阶段再下手

1. 轻微高反(AMS)

症状:太阳穴跳痛、恶心、睡不踏实。

对策:

穿越高原需要准备什么_高原反应怎么缓解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停止上升:原地休息至少6小时。
  • 大量喝温水:每天4升,尿液呈淡黄色为佳。
  • 少量多餐:碳水优先,减少胃肠负担。

2. 中度高反(HACE早期)

症状:走路如醉汉、剧烈呕吐、意识模糊。

对策:

  • 立即下降:哪怕只下降300米,症状可减半。
  • 吸氧:2-4升/分钟,连续30分钟。
  • 口服地塞米松4mg:6小时一次,最多24小时。

3. 重度高反(HAPE)

症状:咳粉红色泡沫痰、无法平卧、血氧低于60%。

对策:

  • 持续下降:海拔越低越好,途中不间断吸氧。
  • 使用便携式高压氧舱:模拟下降1500米,争取救援时间。
  • 联系直升机:提前购买高原救援险,一键呼叫。

四、自驾还是火车?两种进藏方式优缺点对比

方式 优点 缺点 适合人群
青藏铁路 阶梯式上升,身体适应好;可观赏可可西里、唐古拉山 旺季一票难求;行李限重20kg 初次进藏、家庭游
川藏线自驾 随走随停,风景极致;可携带高压氧舱等大件装备 塌方、泥石流频发;对驾驶技术、车辆要求高 老玩家、摄影团

五、常被忽略的五个细节

  1. 润唇膏要带药用级别:普通凡士林在零下20℃会冻裂嘴唇。
  2. 保温杯选广口:方便放葡萄糖粉,窄口容易撒。
  3. 充电宝选65W以上:无人机、相机、手机一次充满。
  4. 提前一周停酒:酒精抑制红细胞生成,降低携氧能力。
  5. 墨镜选CAT4:高原雪地反射光强,CAT3以下形同虚设。

六、真实案例:为什么有人3000米就高反,有人5000米却没事?

2023年10月,两位同龄男性从成都飞林芝:

穿越高原需要准备什么_高原反应怎么缓解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A先生:程序员,平时熬夜、抽烟,落地当晚头痛欲裂,血氧78%,被迫第二天返程。
  • B先生:登山爱好者,提前30天每天跑5公里+深蹲,落地后血氧92%,第三天直接徒步南迦巴瓦。

差异关键:

  • 红细胞储备:B先生通过有氧训练提升血红蛋白,携氧量高出18%。
  • 睡眠节律:A先生飞行前通宵加班,皮质醇飙升,加重缺氧反应。

七、高原归来,身体多久才能“缓”回来?

多数人回到平原后,仍会持续3-7天“醉氧”:嗜睡、乏力、胃口大开。

加速恢复的方法:

  • 低强度运动:快走或游泳,促进红细胞凋亡,避免血液黏稠。
  • 补充铁与叶酸:帮助骨髓调节造血速度。
  • 睡眠多1-2小时:高原欠下的“氧债”需用深度睡眠偿还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