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原反应怎么办_去高原需要准备什么

新网编辑 20 0

一、什么是高原反应?身体为什么会“抗议”?

当海拔超过2500米,大气压和氧分压同步下降,**人体吸入的氧气减少30%以上**,细胞供氧不足,于是出现头痛、恶心、乏力等症状,这就是高原反应。 自问:为什么有人毫无感觉,有人却痛苦不堪? 自答:个体差异、上升速度、睡眠高度、是否饮酒是四大主因。 ———

高原反应怎么办_去高原需要准备什么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二、高原反应怎么办?分阶段处理方案

1. 轻度反应(头痛、轻微头晕)

  • **立即减速**:停止爬升,原地休息至少30分钟。
  • **补液+碳水**:喝500ml温水,吃香蕉或巧克力,提升血糖。
  • **按压合谷穴**:拇指与食指间凹陷处,按压3分钟可缓解头痛。
———

2. 中度反应(呕吐、持续头痛)

  • **吸氧**:使用便携氧气瓶,每次2-3口,间隔20分钟。
  • **药物干预**:口服**布洛芬**止痛,**地塞米松**减轻脑水肿。
  • **下撤300米**:症状未缓解,必须下降海拔。
———

3. 重度反应(意识模糊、肺水肿)

  • **立即下撤**:每下降100米,症状可减轻20%。
  • **持续吸氧**:面罩供氧,流量4-6L/分钟。
  • **呼叫救援**:拨打120或当地急救电话,说明“HAPE/HACE”。
———

三、去高原需要准备什么?装备清单与使用场景

1. 药物类

  • **红景天胶囊**:出发前7天开始服用,每日2次。
  • **乙酰唑胺**:预防高反,剂量125mg每日2次(需医生处方)。
  • **便携血氧仪**:实时监测SpO₂,低于85%立即警觉。
———

2. 穿戴类

  • **三层穿衣法**:内层排汗(美利奴羊毛),中层保暖(抓绒),外层防风(GTX硬壳)。
  • **墨镜+防晒霜**:UV400墨镜防止雪盲,SPF50+每2小时补涂。
  • **高帮徒步鞋**:减少崴脚风险,鞋底硬度≥A5。
———

3. 生活类

  • **保温杯**:1L以上,夜间放在睡袋内防结冰。
  • **能量胶**:每小时补充30g碳水,避免低血糖。
  • **羽绒睡袋**:舒适温标-10℃,压缩后体积<8L。
———

四、进藏路线怎么选?不同海拔的适应策略

1. 川藏线(海拔爬升曲线长)

优点:每天上升<500米,身体有缓冲时间。 **关键节点**:康定(2560m)→理塘(4014m)→拉萨(3650m)。 ———

2. 青藏线(火车直达)

优点:车厢内加压供氧,适合初次进藏者。 **注意**:格尔木(2780m)到那曲(4513m)段,夜间勿熟睡,每2小时喝水一次。 ———

3. 直飞拉萨(最快但风险高)

落地后**24小时内不洗澡、不饮酒**,优先休息。若出现头痛,立即服用地塞米松并吸氧。 ———

五、饮食禁忌与能量补充

  • **避免**:酒精(抑制呼吸中枢)、油腻火锅(加重胃肠负担)、产气食物(豆类、碳酸饮料)。
  • **推荐**:酥油茶(补充热量)、葡萄糖粉(快速吸收)、牦牛肉干(高蛋白)。
  • **每日饮水量**:体重kg×35ml,例如60kg的人需喝2100ml。
———

六、特殊人群注意事项

1. 儿童

3岁以下不建议前往,3岁以上需携带**儿童型血氧仪**,正常SpO₂应>90%。 ———

2. 孕妇

孕中期(14-28周)相对安全,但需备**便携式胎心监测仪**,胎动减少立即下撤。 ———

高原反应怎么办_去高原需要准备什么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. 慢性病患者

高血压患者需调整药物剂量(如硝苯地平缓释片),糖尿病患者增加血糖监测频率至每日4次。 ———

七、返程后的“低原反应”

回到平原后,部分人会出现嗜睡、乏力,称为“脱适应”。 **应对方法**: 1. 每天睡眠增加1小时,持续3天。 2. 补充铁剂(如琥珀酸亚铁),加速红细胞代谢。 3. 避免剧烈运动,心率控制在(220-年龄)×60%以下。

高原反应怎么办_去高原需要准备什么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