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高原前要做什么准备_高原反应怎么预防

新网编辑 22 0

去西藏、稻城、珠峰大本营之前,最常被问到的两句话就是:“上高原前要做什么准备?”“高原反应怎么预防?”。下面用亲身经历+专业指南,把关键问题拆成十个小节,看完就能直接列清单。

上高原前要做什么准备_高原反应怎么预防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一、我到底会不会高反?先自测三大指标

自问:从没上过3000米,是不是一定会高反?

自答:不一定,但以下三类人风险最高

  • 过去24小时内有感冒、发烧、咳嗽
  • 平时静息心率>90次/分钟
  •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

如果占了任意一条,建议把海拔提升计划推迟,先把身体调到“绿码”状态。


二、提前多久开始锻炼?答案可能和想象相反

自问:是不是要提前两个月跑马拉松?

自答:高原怕的不是体能差,而是“过度训练”导致疲劳。推荐方案:

上高原前要做什么准备_高原反应怎么预防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1. 出发前3周停止剧烈运动,只做快走、游泳等低冲击有氧
  2. 每天做2组“吹气球”练习,提高肺泡通气效率
  3. 睡前做4-7-8呼吸法(吸气4秒、憋气7秒、呼气8秒),降低交感神经兴奋

三、红景天到底要不要吃?剂量和时间节点一次说清

自问:网上说提前7天,有人说提前15天,哪个靠谱?

自答:红景天苷血药浓度在第12天达到稳定,因此:

  • 胶囊:每天600-800 mg,分两次,餐后服用
  • 饮片:每天10 g煮水,连续12天
  • 如果买不到,可用西洋参+黄芪替代,补气效果接近

四、药品包里的“四神装”与“三不要”

四神装(必带)

  • 乙酰唑胺(预防高反首选,125 mg早晚各一次)
  • 地塞米松(应急用,出现脑水肿征兆时立即舌下含服4 mg)
  • 布洛芬(缓解头痛,且不会抑制呼吸)
  • 便携血氧仪(实时监测SpO₂,低于85%立即下撤)

三不要(易踩坑)

  • 不要带安眠药(会抑制呼吸)
  • 不要带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(加重缺氧)
  • 不要带酒精棉片大量擦拭(挥发散热易导致失温)

五、高原穿衣“三层法”:风、冷、汗同时防

自问:羽绒服是不是越厚越好?

上高原前要做什么准备_高原反应怎么预防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自答:高原失温往往因为出汗后未及时排湿,正确叠穿顺序:

  1. 内层:美丽奴羊毛或聚酯纤维速干衣,拒绝纯棉
  2. 中层:抓绒或轻量羽绒,方便增减
  3. 外层:防风指数≥10000 mmH₂O的冲锋衣,袖口、下摆可调

六、饮食策略:高碳水+好脂肪,远离“高原胖”

自问:要不要像登山队那样狂吃黄油?

自答:高原代谢率提高,碳水供能比例应提升到65%,但脂肪选择要聪明:

  • 早餐:燕麦+花生酱+香蕉,提供缓释碳水
  • 午餐:牦牛肉+藜麦+牛油果,补充优质脂肪与铁
  • 晚餐:番茄鸡蛋面+橄榄油,易消化且补液
  • 零食:黑巧克力+葡萄干,快速升糖+抗氧化

七、抵达首日“三不原则”:99%的人毁在这一步

自问:飞机落地拉萨,能不能马上去布达拉宫?

自答:绝对不行,落地后执行:

  • 不洗澡(浴室闷热缺氧,易诱发高反)
  • 不饮酒(乙醇扩张血管,加速脱水)
  • 不奔跑(心率瞬间飙到150+,耗氧翻倍)

正确姿势:到酒店后开窗通风,喝500 ml电解质水,静坐30分钟测血氧。


八、睡眠管理:枕头垫高15 cm的科学依据

自问:为什么同样的酒店,别人睡得好我头痛?

自答:夜间平卧时,脑静脉回流阻力增加,颅内压升高。简单做法:

  1. 用背包把床头垫高15 cm,形成头高位
  2. 睡前2小时停止喝水,减少起夜
  3. 戴3M透气胶带做“口呼吸矫正”,提升氧合效率

九、心理暗示:把“高反”翻译成“身体在适应”

自问:轻微头痛就心慌,会不会恶性循环?

自答:研究表明,焦虑会使高反发生率提高2.3倍。可用“ABCDE”自我对话:

  • A(Acknowledge):我注意到有点头痛
  • B(Breathe):做4-7-8呼吸三次
  • C(Check):血氧仪显示88%,在安全线
  • D(Decide):先喝300 ml温水,观察20分钟
  • E(Ease):告诉自己“这是正常适应过程”

十、返程后“二次适应”:很多人忽视的恢复窗口

自问:回到平原就万事大吉?

自答:高原红细胞增多可持续7-14天,突然剧烈运动易诱发“醉氧”。建议:

  • 返程后3天内继续服用复合维生素B族,帮助红细胞代谢
  • 第4天开始逐步恢复训练,先从60%强度起步
  • 每天监测晨起静息心率,回到原基线后再全力运动

把以上十条打印出来,贴在行李箱内侧,逐项打钩。高原不是洪水猛兽,它只是用另一种方式提醒我们:尊重身体、尊重自然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