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来临,越来越多的游客把目光投向东北、新疆、北海道等冰雪目的地。然而,冰雪项目天然带有高风险,一旦行程受阻或受伤,**合同条款就是维权的唯一凭据**。下面用问答形式拆解冰雪旅游合同的关键细节,帮助你在出行前把风险降到最低。

冰雪旅游合同必须包含哪些条款?
很多游客拿到旅行社提供的格式合同后,只关注价格、日期,却忽视了**“隐藏条款”**。根据《旅游法》及《旅行社条例》,一份合规的冰雪旅游合同至少应写明:
- **行程路线与景点顺序**:具体到滑雪场名称、缆车次数、夜场开放时间。
- **交通方式与标准**:飞机航班号、高铁车次、接驳巴士车型及座位数。
- **住宿信息**:酒店星级、房型、是否含雪场往返班车。
- **餐饮次数与标准**:早餐自助还是打包、雪场午餐券面值。
- **保险险种与保额**:必须包含高风险运动意外险,保额不低于30万元。
- **退费规则**:因天气、疫情、雪场关闭导致行程取消,如何退费、何时到账。
如果合同里出现“以实际安排为准”“旅行社拥有最终解释权”等模糊字眼,**立即要求书面补充说明**,否则后期维权极其被动。
签订冰雪旅游合同前,如何核实旅行社资质?
冰雪线路对地接资源要求高,**不是所有有营业执照的旅行社都能操作**。三步快速验证:
- 登录“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”,输入旅行社名称,查看是否具备“出境游业务”或“边境游业务”许可。
- 检查合同上的公章与收款账户是否一致,**拒绝私人转账或第三方平台代收款**。
- 要求提供滑雪场官方授权书,防止“黑社”倒卖二手雪票。
案例:2023年12月,北京游客王女士通过微信群报名“长白山自由行”,合同公章为某“户外运动俱乐部”,无旅行社业务许可证,结果雪场拒绝其团队进入,损失近万元。
冰雪旅游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有效吗?
常见免责条款如“因天气原因导致行程变更,旅行社不承担责任”“滑雪受伤自行承担医疗费”,**并非一概有效**。依据《民法典》第496条,**免除或减轻旅行社责任、加重游客责任的条款需显著提示并单独说明**,否则游客可主张无效。

应对策略:
- 要求旅行社对免责条款**手写或加粗标注**。
- 用手机拍照或录屏留存证据。
- 若条款显失公平,可拨打12301旅游投诉热线备案。
如何约定冰雪项目取消的退费比例?
冰雪旅游最怕“暖冬”或暴雪封山。合同中应明确:
| 取消原因 | 退费比例 | 到账时间 |
|---|---|---|
| 出发前7天以上 | 全额退款 | 3个工作日 |
| 出发前3-7天 | 退80% | 5个工作日 |
| 出发前1-2天 | 退50% | 7个工作日 |
| 出发当日 | 退30% | 10个工作日 |
注意:**因政府发布橙色以上暴雪预警,应视为不可抗力,游客可要求全额退款**。若旅行社主张“已预订酒店不可退”,需其提供酒店书面拒退证明,否则可拒付。
滑雪受伤,合同如何保障赔偿?
滑雪属于高危险性体育项目,普通旅游意外险往往免责。合同中必须约定:
- 强制投保高风险运动险,涵盖滑雪、雪地摩托、冰钓等项目。
- 明确出险报案流程:24小时内拨打保险公司电话,保留雪场事故认定书、医疗票据原件。
- 若旅行社未按约定投保,**需承担全部医疗费用及后续误工损失**。
2024年1月,哈尔滨某旅行社因未给游客购买专项保险,导致一名游客摔伤后需自费手术,经法院判决,旅行社赔偿12.7万元。

电子合同与纸质合同哪个更可靠?
目前多数旅行社使用电子合同,**法律效力与纸质合同等同**,但需注意:
- 通过“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”签署的电子合同自带唯一编码,可扫码验真。
- 微信、QQ发送的PDF合同需**确认盖章为红色电子章**,而非截图章。
- 下载后保存至手机本地及云端,防止旅行社后台修改条款。
遇到霸王条款如何现场维权?
如果抵达雪场后,旅行社要求“补交缆车升级费”或“住宿降级”,可按以下步骤处理:
- 立即联系合同上的24小时应急联系人,录音取证。
- 向雪场游客中心或当地文旅局投诉,**要求出具书面调解记录**。
- 保留所有额外支付凭证,返程后向旅行社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,**可主张退一赔三**。
冰雪旅游合同附件清单
除主合同外,以下附件务必加盖骑缝章:
- 参团游客名单及身份证号
- 滑雪场门票确认单
- 酒店入住单(含早餐券数量)
- 往返交通座位号截图
- 保险保单号及条款全文
出发前48小时,**逐一核对附件信息与实际是否相符**,发现不符立即要求书面更正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