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雪围炉到底是什么?
很多人第一次听到“冰雪围炉”会把它简单理解成“冬天围着炉子取暖”。其实,**冰雪围炉是一种融合冰雪景观、围炉煮茶、社交互动与轻户外露营的新型冬季体验项目**。它最早出现在北方雪乡的民宿集群里,后来迅速蔓延到城市近郊的滑雪场、冰湖营地,甚至南方室内冰雪乐园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一句话概括:把夏天流行的“围炉冰茶”搬到零下十度的雪地里,再加上篝火、冰钓、雪地火锅,就成了冰雪围炉。
为什么冰雪围炉突然爆火?
自问:它只是一阵网红风吗?
自答:不是。背后有三股力量在推动:
- 消费场景升级:年轻人不再满足于“看雪+拍照”,而是追求沉浸式、可参与、能社交的复合场景。
- 短视频裂变:抖音#冰雪围炉话题播放量已破亿,雪地围炉煮茶的画面极具视觉冲击,算法自动放大流量。
- 商家成本可控:利用现有雪场、冰面、露营基地,只需添置炉具、桌椅、天幕即可快速落地,回本周期短。
冰雪围炉怎么玩?全流程拆解
1. 选址:安全与颜值并重
最佳场地需同时满足:
- 冰层厚度≥15厘米或积雪压实层≥30厘米;
- 距离停车场≤200米,方便搬运装备;
- 背景有天然雪坡、雾凇或冰挂,拍照出片。
2. 装备清单:别漏掉这三样
核心装备:
- 防风折叠炉(推荐煤油或高原气罐,-20℃不熄火);
- 铸铁壶+耐温差玻璃茶具,避免骤裂;
- 铝膜隔热垫,防止融雪浸湿坐垫。
加分装备:折叠式透明冰屋帐篷、LED串灯、雪铲(可现场DIY桌椅坑)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3. 玩法组合:四步打造高赞朋友圈
Step1 破冰仪式:用雪铲在冰面刻出专属LOGO,浇热水瞬间成冰雕。
Step2 围炉煮茶:选用滇红或六堡茶,高温激发松烟香,与雪地的冷冽形成味觉反差。
Step3 雪地火锅:提前冻好的汤底砖直接放在炉边,30分钟化冻沸腾,涮雪花牛肉配冻豆腐。
Step4 冰钓加餐:在炉旁打冰眼,钓上的鲫鱼直接切片做“围炉刺身”,体验冰火两重天。
冰雪围炉有哪些隐藏风险?
自问:看起来很浪漫,会不会暗藏危险?
自答:确实需要警惕以下三点:
- 一氧化碳:炉具必须带防风罩,帐篷顶部留对流孔,每30分钟通风一次。
- 冰面塌陷:提前用冰钎测试厚度,避开清沟与泉眼;多人分散落座,减少局部压强。
- 低温烫伤:铸铁壶表面可达120℃,准备防烫手套,儿童远离炉体半米。
预算多少才能玩一次?
以北京近郊某营地为例(6人套餐):
| 项目 | 费用 | 备注 |
|---|---|---|
| 场地费 | 600元 | 含雪场门票、停车位 |
| 装备租赁 | 480元 | 炉具、桌椅、天幕、灯具 |
| 食材包 | 720元 | 茶叶、牛肉、蔬菜、汤底 |
| 保险 | 36元 | 户外意外险每人6元 |
| 人均 | 306元 | 与市区高端下午茶持平 |
南方没有雪能不能玩?
自问:广州、成都的朋友只能眼馋?
自答:可以变通为“人造雪围炉”或“冰幕围炉”。
- 人造雪方案:租用制雪机在草坪铺10cm雪层,搭配雾化机营造飘雪氛围,成本增加约2000元。
- 冰幕方案:用透明亚克力板搭建冰屋骨架,内置制冷机维持-5℃,外部投影雪花动画,拍照效果以假乱真。
如何拍出爆款短视频?
掌握三个镜头语言:
- 俯拍全景:无人机从雪松林拉升,露出雪地中央的围炉与蒸汽,BGM选《雪落下的声音》。
- 特写慢动作:沸水冲入玻璃杯,茶叶舒展,雪花落在杯沿瞬间融化。
- 互动镜头:朋友递来刚烤好的棉花糖,镜头对焦拉丝糖丝,背景虚化篝火跳动。
发布时加话题#冰雪围炉 #冬季限定浪漫,定位到最近滑雪场,算法会优先推送给同城用户。
未来冰雪围炉还能怎么进化?
行业已经出现了三种升级方向:
- 主题化:古风围炉(穿汉服、喝煮黄酒)、宠物围炉(带萨摩耶一起烤火)。
- 科技化:加入AR眼镜,看虚拟极光在头顶流动;炉温与音乐律动联动。
- 可持续化:使用生物燃料颗粒,碳排放减少70%;冰屋采用可拆卸蜂窝铝板,重复利用。
冰雪围炉从一次偶然的场景创新,正在演变为冬季文旅的新入口。下一个冬天,你准备和谁一起,在雪地里升起第一缕炉火?
评论列表